1、档案的定义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医学、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2、中国档案的起源
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使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我国档案界对我国何时有了档案意义上的历史纪录观点不同,大致归纳为三种:
第一、节绳、刻契说。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档案起源于文字未产生之前的结绳刻契时代,但这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纪录和档案,而称之为史前时期的档案。
第二、文字说。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档案档案与文字同时产生,但人们第一次用文字来记录和交流信息时,档案也就产生了。
第三、国家说。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档案起源于国家出现以后,当国家第一次用以进行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的文件有意识的保存起来时,档案就出现了。
3、中国档案形式的演变与沿革
(1)陶文档案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踞今五千年左右。从考古发现来看,有陕西一带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记事符号;有山东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的陶片文字和文字记录。
(2)甲骨档案商周时期的档案,踞今三千年左右。从出土实物和可靠的记载来看,甲骨档案主要集中于商代,现在保藏的甲骨多为盘庚迁殷到纣亡的273年间的遗迹。
(3)石刻档案金文是铸刻在金属鼎彝器上的一种铭文,也称钟鼎文,一般是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有铭文的青铜器始于商代,但数量少,金文字数也不多。金文单杆的鼎盛时期在西周。石刻档案。即有关资料记载,殷代有少数刻石,东周以后逐渐增多,秦代以后石刻碑碣大量出现,石刻档案进入盛行时代。
(4)简牍档案自商周直至东晋时期,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一千余年间,多用竹片木板撰写文书。书于竹片的称为竹简,写在木板上的称为木牍,统称为简牍档案。简牍编联在一起称薇册,所以又称为简册档案。
(5)简帛档案缣书帛书几乎与简牍同时出现。据有关专家推测,帛书可能与典册一样,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之,但迄今未见实物。春秋战国以后,纺织业较前更为发达,简帛档案逐渐增多。
(6)纸质档案由于纸的发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文件的书写材料逐渐为纸张代替,形成了大量的纸质档案。我国虽然从汉代就发明了纸张,但直到东晋以后,纸张逐渐取代了缣帛,成为档案的主要载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