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个字(即两个音节)读成一个音(即一个音节),叫作“合音”,又叫“急声”。如:现代普通话中的“甭”(b6ng)便是“不用”两个字的合音。文言文中这种现象较多一些,特别是虚字往往合音,如不了解这种现象,就影响对文言文的阅读。女口:
①投亨渤海之尾,隐土之北Q
(《愚公移山》)(把它放到渤海的旁边,隐土的北方。)
②虽有粟,吾得而食亨?(《论语•颜渊》)(老百姓虽然种出了粟米,我能够吃到它吗?)
③布目备曰:大耳儿最I^(p6)信!(《后汉书•吕布传》)(吕布盯着刘备说:你这大耳朵的家伙最不可信任!)
④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牟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伍奢有两个儿子,杀了伍奢而不杀他们的话,会成为楚国的祸根。何不用救免伍奢的假话去把他二人哄骗来呢?)
⑤时日f丧?予及汝偕亡!(《书•汤誓》)[这个日头(指夏桀)何不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道死!]
以上五例中加黑点的字都是合音字。例①“诸”是代词“之”(此处代表土石)与介词“于”的合音,“之于”读急了成为一个音便是“诸”。《促织》中的“献诸抚军”,《中山狼传》中的“君请问诸皮冠”,两个“诸”也都是“之于”的合音。例②的“诸”是代词“之”(代表粟)与语气词“乎”的合声。例③的“叵”是副词“不”与能愿动词“可”的合音,《说文》云:“叵,不可也。”例④的“盍”与例⑤的“曷”本来都读h6,当“何”讲,在这里是疑问代词“何”与否定副词“不”的合音,可读为吣。合音字,往往代表了两个词,有人又称它为“兼词”(不是语法上的兼类词)。
“慢声”,是跟“合音”(“急声”)相反的现象。“慢声”即一个音由于缓读而成了两个音。如:“笔”的慢声为“不律”,“角”为“角落”。最突出的是《汉高祖还乡》中的一段谐谑话:“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其中的“胡阑”、“曲连”、“毕月”,光从字面看很费解。如果了解到这是一种“慢声”现象就好办了。原来是说仪仗中,有一面月旗,一面日旗。“胡阑”读急一点,就是“环”,白环即画的月亮,月亮中有只白兔子。古代传说月中有玉兔,原来那是一面月旗。“曲连”读急一点,即“圏”,红圏即画的太阳;“毕月”读急一点,即“蹩”(跛脚的意思),曰中有只跛脚的乌鸦。古代神话,尧时有十个太阳,被后羿射落了九个,一看是九只乌鸦。原来那是一面曰旗。
“合音”与“反切”(拼音)在音理上是一致的,所以有人把它看作反切的起源;但是,合音是自然的、自发的,反切则是自觉的。合音现象对反切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