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是我国古代产生的一种汇刻书。古人将各种单独著作编印在一起而冠以一个总名,这便是丛书。从现有资料看,南宋时期俞鼎孙、俞经汇辑的《儒学警悟》,是我国最早的丛书。左圭的《百川学海》比它略晚一点,但影响大大超过它。
丛书分综合性与专门性的。综合性的丛书以清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为突出代表,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故名四库。近人张元济编的《四部丛刊》(有初编、续编、三编),中华书局编印的《四部备要》等,也是综合性的丛书,都搜辑了几百种常见古籍。
专门性丛书各有侧重角度。有侧重于时代的,如《汉魏丛书》、《三代遗书》、《唐宋丛书》;有侧重于地域的,如《金华丛书》、《畿辅丛书》、《敦煌石室遗书》;有侧重于内容或文体的,如《六子全书》、《子书百家》专收子书,《玉函山房辑佚书》、《古逸丛书》等专收逸书,《古今说海》等专收杂记传奇(小说)。商务印书馆编的《丛书集成初编》,汇辑了一百种专门性丛书。
丛书有什么作用呢?中国古籍浩如烟海,有些书籍很难查找;即使找到了出处,有些书又没有单行本,稀见难得,便只好找丛书。如:清道光年间马国翰辑的《玉函山房辑佚书》,共收唐以前散亡古籍五百九十四种,分经、史、子三编。很多散佚了的古籍,我们只有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