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34所高校的6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就业行为和意向调查。课题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选择党政机关的将近20%,高新技术企业则排在了第三位。
2006年河北大学对全国11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及行为进行了调查。在择业标准上,有46.3%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工作条件好,能发挥个人才干放在了第一位;有23.4%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有19.7%的大学生要求所选职业要学习条件好,有利于深造;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35.9%的大学生选择沿海开放城市,32.6%选择直辖市,愿意回家乡的学生也只有3.2%。
众多的调查都表明,大学生理想中的职业,收入因素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择业时,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在职业取向上,他们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去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
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具有普遍意义,也就是说,这种就业难并不是说大学生什么工作都找不到,更多的是指大学生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及高薪岗位就业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大学生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偏颇密切相关,或者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
二、1949年至今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职业选择
价值取向是人们在自身一定的价值需求、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用下,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个体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往往会直接导致不同的职业规划。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高度制约,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往往会直接导致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大学生价值取向大致经历了塑造与一元、极端与破裂、再造与分化、现实与多元四个时期。
1.人生价值取向的塑造与一元时期(1949年至1965年)
这时期的大学生把社会和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社会的最高利益当做最高利益,把献身于社会公共事业看成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奉行一生交给党安排、我是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