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认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严格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红线管理,持续完善治理措施。强化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治理,加快淘汰和压缩落后产能。实施清洁优质能源替代,实现农村地区优质燃煤全覆盖。执行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全面淘汰老旧车辆,提高新能源车使用比重。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减少空气重污染天数,确保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减少农业用水量,扩大再生水利用,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研究推动海水淡化入京,多渠道保障水资源供给。加强污水收集处理管网设施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企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完善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河道黑臭水体。推进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模式创新,强化并落实政府管网建设管理的主导责任,放开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市场。
加强垃圾污染治理。坚持减量优先,深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焚烧处理比重,基本实现人均垃圾产生量零增长、原生垃圾零填埋。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政策和机制,着力解决垃圾处理设施落地难问题。建立健全化学品、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机制,推进重金属、噪声污染等治理,强化土壤环境治理修复。
(二)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生态格局,形成连接城乡、覆盖平原的绿色生态网络。推动中心城区疏解腾退建绿、拆违还绿、多元增绿,加大绿化隔离地区拆迁腾退、绿化建设力度,推进大尺度城市森林、健康绿道、郊野公园、公共绿地和湿地的建设管理。继续推进平原地区造林,实现村庄周围森林化、河渠道路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巩固完善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浅山休闲游憩景观带。深入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护。全力办好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三)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坚持节约优先,强化约束指标管理,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与综合利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为主,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建立健全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分解落实机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率先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生态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