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4年10月1日改革前退休的“老人”及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养老待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尤其是改革后10—20年内退休的人员来说,其养老金待遇可能会出现一个‘洼地’。设立10年过渡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洼地’。
专家表示需多管齐下才能解决养老金缺口难题
尽管养老金并轨实施向前一大步,但是不得不面对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近期有专家提出的提高领取年龄,引起广大网友诟病。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面对养老金缺口问题,专家表示还需要多管齐下。
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项,剔除财政补贴等收入,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8726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为19045亿元,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也就是说,职工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年后出现年度缴费赤字,仅2013年该项收支差额还为正的912亿元。
这意味着,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因为在我国由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项制度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前者居绝对比重,占去年累计结余近九成规模。更值得关注的是,缺口到来的时点提前了。
据了解,在支出端,一方面养老金支出水平不断上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连续11年以10%的标准上调;同时伴随老龄化加剧,领取退休金人数也越来越多,赡养比逐年攀升。而在收入端,虽然征缴扩面工作一直在推进,但缴费基数上不去。一进一出背后,是连年加大的财政补贴压力。根据财政部数据,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从2003年的544亿元迅速上升至2014年的3309亿元,11年间财政补贴涨了5倍。
对此,有专家建议,提高退休年龄和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可以起到很强的作用,能够大幅降低养老金缺口,但此说法显然不得民心。
还有专家支招,可以划转国资充实养老金。例如,今年山东率先划转3家省管国有企业30%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资本规模达到33亿元,无疑有利于保证养老金的正常发放。既然山东可以积极探索,其他地方为何不可以?即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国资。
也有专家认为,如果前期缴纳积累经投资有了收益,通过收益进行弥补当期亏空。但目前还没积累起经验,很多配套制度还在摸索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