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否单纯依靠减员来实现成本的节约、减员能否保证企业获得阶段性稳定的增效呢?若然是暂时性的解决眼前的经营困难和财务困境、也只能是权宜之计。
通常,当企业财务状况艰难时,企业往往会采用裁减员工这样一个简便的方法以期改善财务状况砍掉一些管理费用以图回报。减员一直以来都为企业所使用。但是减员真的能够增效吗?进一步说,减员的举措真的能够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公司绩效吗?
笔者(佟天佑)认为:减员举措在一定环境、条件、时间下,确实能暂时给企业缓解经济压力、改善财务状况、调整业务结构、摆脱经营困境带来积极效用;但它同时也给企业留下了严重的隐患。那些把减员策略和措施神话、泛化,把减员当作企业摆脱经营困境,改善财务状况和市场地位灵丹妙药的认识和做法,不仅失之片面,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换言之,减员不一定能够实现有效与增效。
许多企业试图通过减员来达至增效,其公开的理据和具体实施的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一般企业通过减员的策略目标主要建立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预期收益之上:
1、减少员工总量,减轻人员开支压力来减轻企业经济压力,摆脱经营困境;
2、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人工成本,改善绩效;
3、适应企业业务和组织机构的重组、分立、撤消等的结构性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4、优化员工与岗位配置关系,优胜劣汰,腾出编制和岗位,补充优秀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
5、对企业员工造成一种压力,促使员工自我提高,努力争先,提高工作效率。
减员表面上是基于企业的经营环境、组织结构、经营业务的调整,通过减少员工总量,减轻人工成本压力的管理策略和手段;但它在本质上是用人单位违背员工意愿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终止双方雇佣关系的裁员行为。
减员在客观上,原本不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性之一的管理工作手段,但往往却赋予了拯救企业之水火的重任,结果是给企业经营带来一些挥之不去的隐患,也给被裁员工带来了工作与生活上的压力;其负面影响和所要担当的社会责任都是有抵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