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出现了首个由房企注资的养老地产项目,该项目以集中式供养和居家式供养为主,只租不售,通过探索滚动式开发模式破解养老地产资金回流周期长的困局。
到2016年,中国老龄人口会达到13%;到202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接近30%,中国正渐入老龄化社会,一个庞大的市场已经悄然浮现。与住紧密相关的老年地产作为银发产业中最诱人的一块大蛋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房产商们觊觎争食。
探索新模式 居不是主要目的
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定位养老型的楼盘,主打的依然是产品,仅是在产品的市场细分上倾向于老年人居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养老地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简单的空气清新、居住成本较低的概念上,不少近郊产品或旅游度假产品成为此类概念的主力承载者。但事实上,此类产品往往远离购物、医疗、大众娱乐等基本配套,对于年老的购房者来说,根本无法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养老社区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市场,但不同于开发普通社区,需要细火慢炖。这种创新型的地产产品,租售方式将比普通住宅更为复杂。从更长远的层面来看,对大多数开发商来说,受限于资金压力,开发商采取销售持有运营的方式运作更为现实。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养老社区模式一定是多元的。老年社区房产可能会采取出租、卖产权和直接买断等方式进行。而更具体的问题,则是医疗机构是否能够满足社区老人护理需要。而这,或许也是未来是否能够持续生存的关键所在。
标准起点过高 覆盖面非常有限
目前国内很多开发商在研究养老地产,由于开发养老地产面临的困难太多,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养老地产在我国大部分省份还是空白,国内纯粹作为养老地产项目来发展的楼盘屈指可数。
如果将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三个地方的养老地产进行对比,会发现香港的养老地产虽然起步的标准比较低,但是和社会保障体系融合得比较好,覆盖的面就会比较广。日本起步最早,养老地产会和很多方面结合起来,比如老人家到一定年龄会把房子抵押给养老院,根据房子档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养老标准。
而中国内地的养老地产由于起步便是和商业地产结合起来,因此商业氛围更浓厚,标准更高,正是由于标准高,能够覆盖到的人群也只能是金字塔尖的那一部分,非常有限。
香港的养老地产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首先安居房中会有强制性老年公寓配比,只能由老年人来申请,建筑设计方面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其次,政府部门会有专门人员来负责养老住宅方面的事情,内地目前还处于倡导阶段,指引性的内容还没有出台,而这些恰恰是需要政府主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