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包、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一)采购目的
本次采购目的在于确定《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的编制单位。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等。
(三)规划编制范围
本版规划编制范围包括市域和城市规划区2个规划层次。
市域范围指是指洛阳市域行政管辖区,面积共1523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应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即上版总规提出洛阳市城市规划区包括洛阳市区、偃师县域、孟津县域行政范围,面积共2405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2018年到2035年。
(五)项目背景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和“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需要深入解读和全面对接十九大精神、发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力求成为统筹各类空间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引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平台和行动纲领。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应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对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探索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的特色城镇化道路。贯彻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和纲领。此外,应进一步明确与周边城市群和省内城市的关系,从更大范围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城镇布局和生态文化的对接与联动。
(六)编制重点
(1)规划应对城市功能发展做好战略引导,提出城镇空间、产业布局和设施支撑等方面的应对策略,推动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2)规划应以生态格局和生态管控为基础,合理确定城市容量和建设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形成生态空间格局、低碳发展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低碳、绿色转型,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方面的规划建设。
(3)规划需要着重处理好历史保护、城市特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优化城市空间品质和特色风貌,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人居环境,塑造优雅别致的城市气质,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
(4)规划应统筹洛阳下辖县级单元发展,提出差异化发展政策。对山区县强调特色化发展路径的引领扶持和全面脱贫,对城镇密集地区强调产业、空间和基础设施的统筹和协作。
(5)规划应以打造城市核心增长极为目标,寻找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明确创新发展思路和创新空间布局与策略,打造活力多元、具有韧性的创新城市。
(七)编制内容
规划编制应体现市域和规划区两个层次的内容。
(1)研究城市发展特征;
(2)确定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和规模;
(3)提出城市发展战略、策略和行动;
(4)全域空间管控和发展指引,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5)构建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6)明确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用地、绿地系统、综合交通发展、水资源开发及利用、市政设施及综合防灾系统等支撑体系;
(7)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8)专题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专题研究
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专题研究
城市规划区用地评估与统筹布局专题研究
大遗址保护与城镇协调发展专题研究
(八)主要图纸
区位关系分析图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市域城镇人口规模规划图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市域政策发展分区指引图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图
市域三区三线划定图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结构图
市域旅游规划图
规划区三线管控图
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规划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
规划区蓝线划定图
规划区绿线划定图
规划区紫线划定图
规划区城镇用地规划图
规划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规划区生态绿地网络规划图
规划区产业空间布局图
规划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规划区居住用地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规划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图
其他必要的相关图纸
(九)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由文本、图集、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组成,可依照最新总规试点要求进行变更和调整。
(十)预算控制及编制周期
本次采购预算控制为2280万元。城市总体规划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初步方案成果编制,最终成果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按时上报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