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标准有哪些(4)

新闻发布2018-08-15三水老师

二是根据经济、历史、自然等因素,做出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为一线城市发展预留空间。新的一线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随着人口的集聚,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土地空间日趋饱和成为限制深圳发展的困难之一。可在吸取深圳教训的基础上,对相关城市的发展空间做出合理规划,并进行相应的行政区划调整。

三是赋予相关城市更大的立法权。2015年3月《立法法》进行了修改,将拥有立法权限的城市增加至280余个,并明确了立法的范围包括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拥有双重立法权是助力深圳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在现有立法领域的基础上,扩大相关城市的立法事项范围。

四是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养老制度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人才是一线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通过吸引人才加快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深圳市辖区人口从1979年的2万人增加到的332万,人才优势成为深圳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吸引人才长期定居,需要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养老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解决后顾之忧。

五是在制定交通、物流、能源等规划时,向相关城市倾斜。人口规模的增加与经济体量的扩大,对交通、物流、能源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在制定国家和区域层面的规划时,需要考虑相关城市未来需求的增长,向相关城市倾斜,满足发展所需。

六是调整金融监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现有的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也是国内金融机构最为集中的地区,金融体系对这些城市的发展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一线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在符合金融监管原则的前提下,适度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大力发展民营银行、鼓励直接融资等,加大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

七是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激发经济活力。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基本颁布完毕,可在有关文件的指导下,加快推进相关城市的国企改革进程。一方面,在市场化原则下,加快落后、过剩产能的退出,减少对生产要素的占用,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另一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八是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创新是一线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一线城市的标准之一,北上广深无一不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国际大都市如东京、纽约、伦敦也都是创新之城。为鼓励创新,一方面可以加大对高校、国有科研院所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可对企业用于创新活动的支出给予税收优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