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心得体会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无数次证明,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没有和谐稳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从1983年起,自治区将每年的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经过33年的积淀,“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发挥了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已成为新疆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月”升格为“民族团结进步年”,虽然仅仅只是三字之别,却具有更为深刻、长远意义。率先在全国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既是对之前“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又是对今后民族团结载体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凸显了自治区回应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的决心和魄力。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时期的新疆工作,必须筑牢民族团结这一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对民族团结最形象的比喻。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走越近。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真正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如今,“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五个认同”进一步增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正是对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状态的强化。在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努力中,凝聚起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
当前,新疆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对我们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者故意编造散布一些不利团结的谣言,让外界对新疆产生误解。长此以往,误会加深,民心涣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必将受到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且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祖国统一、边防巩固、国家安全,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握的拳头最有力。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年”的持续推动,让团结的力量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力,才能有效破除谣言,凝聚共识,从而获得持久的群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