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李保国事迹报告会(5)

心得体会范文2018-08-20王新老师

在得知李保国逝世的消息后,前南峪村、岗底村等西部山区的村民,都非常悲痛。梁国军告诉记者,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村里自发组织了悼念仪式,邢台市政府、内丘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以及村民纷纷前来为李保国进行悼念。“大约有500余名村民从不同的村里赶来,我们能够住上楼房,生活得越来越好,这一切都离不开李保国老师的帮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梁国军说。

据河北农业大学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北农业大学已经成立治丧委员会,根据安排,李保国同志追悼会将于4月12日10时在保定殡仪馆举行。

【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3】

“李老师,你可算来了。”1月27日上午,邢台内丘县岗底村,李保国刚到苹果园里,就有村民急切地围了上来。“去枝就留厥,剪枝拉下垂。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一手持剪刀,一手拿锯子,手起枝落,动作娴熟。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围在他身旁的农民们纷纷点头,笑声不断。

穿着随意、皮肤黝黑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站在村民中间,陌生人很难看出他就是教授。然而这个“农民教授”却被太行山里的村民誉为山区的“科技财神”。

经他培育的富岗苹果卖到百元一个的“天价”,绿岭薄皮核桃享誉全国。30多年来,他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技术,帮农民增收35亿元,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响应学校号召三十年前扎根太行山

李保国198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和安建昌、于宗周教授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

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

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浆水镇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如果能把这里治理好,其他山区也就有希望了。前南峪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

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活土层,土从何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一个个难题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柴油灯的陪伴中不断得到解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