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的骨灰被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百姓相依。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后来者走上科技扶贫的道路。
“农民教授”的“富民情怀”
“李老师在世的时候,很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他每周都要来一两次,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指导农民怎样管理树木、怎样造地、怎样节水灌溉。”平山县葫芦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美合回忆说,当时的李老师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大褂,特别平易近人。
当地果农说,李保国每次到山区授课,百姓们都会把他围起来,有说有笑,那股子亲热劲儿就好像是家里来了亲戚。站在果农中间的李保国,看不出和农民有什么区别。
“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教农民疏花,李保国讲得生动有趣,果农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35年来,李保国每年深入山区200多天。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保国下乡不是“走过场”,他不仅“身在太行”,更是“全心投入、情洒太行”。
从内丘县岗底到邢台县前南峪,从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到平山县葫芦峪,太行山的每片果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曾有同行说,李教授的课题个个都“土得掉渣”。但正是这些接地气、冒热气的项目一次次帮助山区百姓拔“穷根”、甩“穷帽”,使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10万农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这些年,李保国赢得过许多荣誉称号,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二字。农民出身的他,从未放弃过“三农”情怀。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看不了他们过苦日子,让父老乡亲们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李保国就像一颗种子,在巍巍太行牢牢扎根,茁壮成长,用自己的生命绿了山林,富了乡亲。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也印在了山区农民的心中。”
脚踩黄土地背靠太行山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从此,他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起了脚踩黄土地、背靠太行山的“农民教授”。
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最急迫的愿望。
“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初到邢台县前南峪,为了摸清解当地山区的特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的足迹遍布山上的犄角旮旯。“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为李保国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