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
太行石头多,太行多故事。提起李保国,人们说,他的故事就像太行山的石头一样多。
每年在山里“务农”超过200天,推广36项实用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许多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农民因他而一甩“穷帽”;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
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裳,长满茧子的双手——58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像个地道农民。30多年来,他一头扎进太行山,引导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扎根太行誓让荒山披绿装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
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前南峪村的山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一个个难题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柴油灯的陪伴中不断得到解决。
李保国提出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方法,让前南峪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1996年,50年一遇的暴雨重创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青葱依旧。乡亲们说,是李保国传授的治山方法救了前南峪。
山上行得通,丘陵地区如何呢?李保国又将目光投到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