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标志二:更注重应用的垂直化。
经历智慧城市的概念普及与粗放型实践,智慧城市正在不断调整主体格局,拓展民生类的智慧应用,从而解决这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信息共享难、商业模式不清晰等诸多问题,无论是新晋申报的各地试点城市还是方心未艾的PPP模式,均从点面开始布局。在一座城市的顶层设计大盘之下,民生类的应用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旅游等将进一步垂直化壮大。从两大互联网大佬的提案可见一斑,李彦宏是“互联网+医疗”,抓住了民生大消费的入口;马化腾是立足于互联网的水和电,N被衍生出多种可能,无论是互联网+政务,互联网+交通,还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汽车,都与我们的城市格局息息相关。应用垂直化的另外一个大关注点是信息消费,来自工信部数据显示,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能带动GDP增长388亿元。互联网几乎覆盖了城市智慧化的每个角落,并不断向金融、电信、零售等城市民生的多个行业渗透,成为这些重点领域改革的技术推动力。
新常态三:政企协同激活城市能量。
智慧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城市要素、智慧经济与人文价值的组合,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不仅前期资金投入和基础建设任务繁重,而且需要调动财政、公安、交通、旅游等多个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单靠任何一方单打独斗都无法系统支撑智慧城市蓝图。政企合作模式有利于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整合产业优势资源,促进服务型政府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健康发展;而企业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能整合、公共服务应用和智能管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智慧城市蓄积着千亿级市场,2014年起,国内外传统电子和家电厂商集中式轰炸展示家庭互联网概念产品;谷歌斥巨资收购NEST;城市与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等等,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都有政府力量做牵引。因此,政企协同能借助市场和资本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运营,既能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集成,又能增加城市管理的能力和品质。
二、技术是智慧城市的神经
互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化进程中大行其道,担任举重轻重的作用。在过去的2014年,诸多具有普适价值的新技术植入城市角落,以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4G宽带为基础。4G的移动高速和便捷为智慧城市的应用普及奠定良好基础;云平台本身就是智慧城市的底层架构,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云化”成为各地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关键支撑。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大量应用实现了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飞跃。技术实现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应用,目前在技术上尚有几个突破点正在强势崛起,需求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