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打瞌睡尖子生错失小升初推荐名额(2)

小升初资讯2018-11-09王华老师

“那就是说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也没用,也比不过6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评价分?”林怡对此解释非常不满。

记者采访了该校副校长,她说,家长一味盯住“成绩”并不科学。如果单凭成绩来定夺“推荐生”,只需要各家中学组织考试即可排名,之所以采取目前的推荐生方案,正是希望学校来选拔出全面发展的孩子。记者追问“素质”一项评分的制定依据,该副校长表示,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能随便透露。

焦点:“综合素质”怎量化?

林怡认为,她质疑的根本问题在于学校指标量化标准有无偏颇。

素质打分浮动空间过大?

记者观察该小学的推荐生综合评分表发现,入选名单的共有24人,选出综合评分最高的14人作为推荐生。其中,考试成绩平均分最高与最低仅相差3.1分(折合50%为1.55分),但素质综合评价最高相差14.83分(折合30%约为4.5分),获奖情况方面,有学生满分为20分,有学生为0分。从中可见,素质和获奖两项浮动空间非常大,甚至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素质一项,由于其评分标准不甚明晰,很容易落下主观评定。

是否该约束老师打分空间?

据悉,目前各小学是根据每个区制定的“小学升初中推荐生招生方案”自行具体制定推荐生方案。而记者查阅越秀、海珠、黄埔等多个区推荐生方案,发现各区的推荐生都是以“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衡量标准,并对其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标准。

以越秀区为例,区教育局规定,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学业成绩”、“三好学生”和“综合表现评价”,比例为6:1:3。其中,最难以量化的“综合表现评价”也有标准可依:根据《广州市小学学生成长记录册》对学生设定的素质发展要求进行评价,当中共有20个子项目。

黄埔区同样有据可依,除了最后三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学生评奖情况外,综合素质评价是按照《广州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中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学生成长手册中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六大项目,20个子项目。此外,有些学校会通过调整比例等做法制约操作空间。如黄埔区怡园小学将考试成绩占比提高到60%,降低获奖比例至1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