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潮的冲击
苏联东欧高度集权的旧体制,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执政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腐败严重,使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任和支持,导致政权更迭。苏联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潮,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在经历多次的经济危机后,不但没有“垂死”,却仍然继续发展,这在客观上必然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表明:“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无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但是有些党员干部不懂得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主义发展的暂时挫折,导致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甚至否定。
(四)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和复杂,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并存,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冲击和侵蚀着人们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使社会的一切都在经历着解构与重建的痛苦,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在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摇摆和迷惘之中寻求新的方向和秩序。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结构的重组,旧权威的流失,新权威的缺位,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冲突,使得人们变得怀疑了,焦虑了,迷惘了,从而出现信仰危机。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复杂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要实现“时空压缩”式的发展:用短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经历的蒸汽技术、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四次技术革命的历程。时空压缩式发展带来的正面效应是,使我国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时空压缩式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把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中不同阶段产生、不断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失地、工人失业、社会失稳、结构失衡、生态失序,以复合型、压缩型的形式集中到了同一时空当中,使矛盾和问题十分尖锐和严峻。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它既包含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容,也包含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内容。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三个本来属于不同时代的东西,实际上是被聚集和压缩到了21世纪初这同一时空之中,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更加复杂,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城乡区域差距扩大问题、环境问题、群体性事件问题、腐败问题等,冲击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