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管理方式,让党员在工作上“争先进”。为确保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工作落实落地,长治市着力创新社区党员管理形式,鼓励和支持党员在社区奋勇争先、干事创业。一是创新报到方式。各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了报到党员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公告、党务政务、工作动态、群众“微心愿”等,党员为社区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加强了沟通联系,增强了归属感、认同感。襄垣县开发“党员回襄”微信小程序,采取“线上+线下”双报到模式。党员本人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后,同时关注“党员回襄”。社区党组织将收集到的居民“微心愿”及时推送到“党员回襄”,党员随时关注、随时认领、随时互动。截至目前,通过“党员回襄”小程序,报到党员已认领“微心愿”650余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80余件。二是鼓励党员积极参加小区党支部工作。小区依托退休党员成立党支部,鼓励在职党员积极参加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小区党的工作小组,团结凝聚小区党员和群众,协助社区党委抓好基层治理。并通过在小区单元楼栋公示党员名单,党员户门前设置党员标识牌等形式,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长子县丹祥社区霍尔辛赫小区,积极探索党员管理新途径,实行“五级监管”运行模式,即:社区指导、物业监管、楼长主抓、单元长督查、党员包户,在报到党员中,经过民主协商,推选出楼长、单元长、并按照居住区域进行党员包户,充分调动报到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小区党支部每年年底向社区党委报告在职党员表现情况,作为社区党委向党员所在单位反馈党员在居住地社区表现情况的重要依据。党员在所在单位进行年度总结、参加组织生活时,必须报告本人在居住地社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所在单位在进行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时,把党员在居住地社区表现情况作为重要参考。这就形成了党员在“八小时之内”有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八小时之外”有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监督的全覆盖格局,形成了机关单位党建与社区党建的有机融合。
三、经验与启示
第一,找准突破口是抓好党建工作的前提。长期以来,城市基层党组织,特别是社区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党建工作不愿抓、不会抓、抓不实、抓不好等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党组织书记履责不到位,基层党务干部配备不到位、党建工作督促考核不到位等因素外,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抓手不具体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具体来说,党建工作理不清头绪、找不准突破口,只是一味的撒胡椒、弹钢琴,最后只能是顾此失彼、疲于应付。长治市以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为目标,以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为切入口,瞄准靶心、精准施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注重统筹,整体推进,工作扎实,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