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此诗作于1915年5月,当时国际、国内处于特殊背景下。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太子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死,1914年7月28日奥对塞尔维亚宣战,于是首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5月7日,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非法要求,随即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被称为国耻日。然而袁世凯面对侵华日军灭亡中国的威胁时,竟不择手段地为自己登上帝位而大搞阴谋诡计,内忧外患深重,亟须志士仁人奋起救国救民。第一师范的学生易昌陶病逝,毛泽东与其情谊异常深厚,毛泽东既感到失去志同道合的同窗的痛惜,又感到国家命运的艰难,生者责任重大。他悲愤交织,遂写下了悼念亡友的五言古诗。
五古挽易昌陶赏析:
这首五言挽诗,意在对亡友易昌陶的悼念并抒发爱国之情。该诗篇幅较长,全诗分为四层:
第一层: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表现了无限的悲痛之情。易昌陶是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同班最要好的同学,所以当听到易昌陶病死家中,毛泽东特别悲痛,并引起无限思念。
第二层,写怀念亡友,抒发浓厚的友谊。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毛泽东感物思人,站在过去和易昌陶经常漫步的湘江边,徘徊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毛泽东在思念之中进入梦境,在公鸡高叫声中,易昌陶徐徐走来,二人高兴地握手,热泪盈眶,相对无言。冉冉,’写出亡灵的轻飘,‘望写出毛泽东的高兴之情。涨字,形象地再现了热泪盈眶的情景。
第三层: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悼念亡友,抒发了杀敌报国之情。诗人在梦醒之后,感叹人生总有不顺利的时候,像易昌陶这样德才兼备、充满救国之志的人,命运却不佳,诗人以歌当哭,放声歌唱,倾吐难以忍受的悲痛之情。在回忆死者的同时,又对生者提出希望,要克服那种认为出身低贱的思想,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勇敢地去抵御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反动派。
第四层: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悼念亡友,表达了战斗不息之情。这层作者以俞伯牙失去钟子期而摔琴作喻,说明自己与易昌陶是知音,以及失去知音好友无以言状的痛苦心情。紧接着,用高昂的斗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把哀思寄托在长流不断的江水之上。言外之意,就是以高昂的姿态,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战斗中,实现死者的生前愿望。
该诗悼亡与言志相交融是其思想内容的显著特征。既是悼念亡友、寄托哀思之作,也是抒壮怀、言远志之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显示青年毛泽东精神世界的重要文献之一。
毛泽东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