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秦始皇与万里长城孰轻孰重

人事培训2018-10-12王新老师

以下是关于一篇《培训师:秦始皇与万里长城孰轻孰重》文章,内容丰富,由网络整理编辑,供大家借鉴。

解说:出差时为了打发无聊的候机时间,我多半会在机场书店闲逛,有次书店正在播一位有名气的培训师的课程,培训师的口才很好,讲得声情并茂,现场学员听得也是全神贯注,我刚好听到他讲了一句万里长城今安在,只见当年秦始皇,我不由得一愣,怀疑自己听错了或者是培训师口误,结果再听下来,发现是培训师用来激励学员情绪的一句话,他语气坚定的解释这句话说:万里长城再怎么雄伟壮观,到今天还能剩下什么呢?因为长城早已失去了本来的国防意义上的功用,后人所能记得住的只有秦始皇的不朽大名他以此教育学员不要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因为名誉比身外之物的价值来得更长久。

私下里,我对社会上几近泛滥的所谓成功学课程颇多批评,看不惯培训师们似是而非的雄辩滔滔,因为在他们慷慨激昂的表象下常常有着伪善之心以及苍白的思想,他们向社会输出的与其说是成功的秘诀,不如说是麻醉心灵的精神鸦片。

这样刻薄的说法,可能让我背负文人相轻的嫌疑。那么我为什么如此仇视成功学的培训课程呢?

就如前面这位培训师的道理,听起来有没有意义?逻辑是合理的,要每个人都轻物质而重名誉的观点也还高尚,对吧?

而实际上,不知是无意或故意,培训师所引用的名句首先是错的,以至依附其中的观点也站不住脚,整个儿荒唐如南辕北辙。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一个是不见,一个是只见,虽一字之别,意思全然不一样了。

按不见的说法,是劝人要懂得谦让,凡事退一步看,因为围护国家安全的长城虽然还在,国家的君主秦始皇却早就没了,既然人早晚要归于尘土,两手空空什么也带不走,又何必为眼前的一点利益相争不让呢?

而换成只见,则显得秦始皇重于长城了,意思全然颠倒,对长城犹在的铁证视而不见,却刻意放大秦始皇虚妄之显耀,以证明成功的人可以凌驾一切之上,包括巍巍万里长城(这看似如蜉蝣撼大树,倒是符合成功学一贯堂而皇之的说辞:什么是成功的人?即成为人上之人;人上之人意味着什么?就是要有高人一等的地位;那么,如何体现高人一等?就是通过名誉和财富,没有财富者就没有名誉,而没有名誉者就没有社会身份的优越识别性,于是乎泯然众人矣我彷佛明白为什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现实中被异化,恐怕与此荒唐的人生价值观不无关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