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管理中的七个误区

人事培训2018-10-12王华老师

在培训讲师的职业生涯中,发现不少企业常常在培训管理上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又常常源于对培训本质的认知,或由于受外部条件的限制或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限制。

笔者将常见的培训七个误区分析如下:

1)培训的课程内容越多越好。

有的企业难得做一次培训,因而提出培训的内容和主题很多,希望一次一天的培训课程就把所有的内容就全部覆盖了。这个朴素的想法倒也不错,难得做一次培训课程,就让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好。但培训是一门科学,需要符合自然规律,违反了自然规律,朴素的想法再好也没有办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一天的时间毕竟有限,面面俱到实在是培训的大忌,培训需要聚焦重点。一天培训的课程内容最多控制在3主题之内比较合适,而两天的课程则4-5个主题为合适。

2)参加人员多多益善。

既然花了钱安排了一次培训就应该让更多的人参加受益,这样就可以让培训的效果最大化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比如上中学读高考班,你肯定希望进入一个小班学习,不希望进入一个60-70人的班级学习。相信你在同等条件下一定会选择人数少的班级。再比如,绩效管理的培训课程,企业高层、中层、基层在课程的侧重点上是不同的,如果安排高层、中层、基层一起上绩效管理的课程,同时不控制人数,那培训师就是有有三头六臂也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因此,一个培训班将人数控制在40-50人之内,是个比较理性的选择。将高层、中层、基层进行分别安排,同时还可以将、职能、研发、生产等职位序列也分别培训。做到分层级、分职位序列、控制人数来安排人员是培训管理上精细化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企业在培训管理上脱离了粗放化的模式。

3)忽视培训的组织工作。

培训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可以有的企业在培训前连学员课前通知及注意事项也没有。教室布置及音响设备一片凌乱,让讲师到场后,直接指导企业布置教室检查音响。培训相关责任人没有事先来看过教室,甚至还不知道教室在哪里。

笔者通常已经提前将教室布置等要求用书面的文字和配图的方式发给合作培训公司,企业相关人员可以直接按照要求布置教室就可以了,培训公司的助教提前应检查场地。讲师到教室主要是再次测试一下电脑是否与投影设备兼容及音响效果。

曾经碰到一家企业,还是所谓的外资企业,对培训的组织是一个字:“乱”。培训安排在一个旅游地,一大早从企业出发去后,发现酒店没有事前准备好教室,于是现场找服务员,让服务员找课桌和椅子。到了中午发现中饭没有事先安排,因此带着全体学员和讲师在一个小镇上到处找饭店,找到饭店后,等很久才吃饭。整个过程是一团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