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实质上是一种植根于特定文化基础上的公司管理控制体系。企业文化中与治理相关的部分为治理文化,治理文化体现为一种共同文化价值模式,使人们对相关主体的角色、功能和责权利形成价值认同,并产生行为预期,渗透到公司治理活动的程序和行为选择之中。治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理文化。近来香港富豪家族的争斗、交接班背后,即反映出家族企业治理文化的重大问题。
落后的治理文化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文化存在诸多不足。
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成功的经历使创业者养成了无往不胜的自信,并对其惯用的决策模式产生依赖,容易在追随者的赞誉声中落入经验主义的误区,刚愎自用,不能集思广益,民主决策,给治理文化增添了唯老板意志的一言堂色彩。
血浓于水,过于注重亲情。家族企业治理文化具有浓重的关系色彩,企业领导把公司成员分为自己人和外人,董事会、监事会多数由具有血缘、亲缘关系的人主控。对于自己人,在管理上情大于法,出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外人,通常严格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行事。
重人治、轻法治,影响组织能力。一些家族企业实行家长式管理,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经验管理和盲目决策时有发生,且容易滋生独断专行和官僚主义。企业引入家族关系,使企业内原本比较简单的人际关系复杂化,家族关系会压迫和屏蔽工作关系。这将导致企业目标、管理目标多元化,效率出现下降。
缺乏对家族以外公司人力资本的激励。很多家族企业通过采取创造和培育家庭式的氛围,使员工产生忠诚感和归属感,对提高公司亲和力与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只对稳定家庭内的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在激励家族外人力资本方面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这是因为,家族治理模式等级森严,家族外员工一般很难进入最高管理层,同时,家族外员工由于不持股,对公司关切度低。这使具有潜质的家族外员工的能力不能有效发挥。
重塑家族企业治理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诚信文化和传承文化。
诚信为根
中国人深受影响的儒家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民企治理起着重要作用。诚信主要涉及股东、经营者和职工之间。
首先是股东同董事会间的诚信。家族治理模式下,董事会通常由家族人员组成,并由家族权威人士担任董事长。控股股东在董事会占多数,把持董事会,容易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如何使股东在选择董事时,能够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还使董事切实代表所有股东利益?当年的国美事件中,这就是一个重要问题。股东同董事会必须彼此信任才能和谐相处,而信任建立在两者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因此,要建立诚信必须首先树立共同的利益目标。要保障所有股东的利益,董事之间要树立起公正的观念,宣传公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