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同样是一个全局性、基础性的问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目标是:让失信者难行,让守信者畅通。2013年6月3日,上海市信用平台开通试运行,2014年4月30日正式运行。2个月内,43个政府部门在市信用平台开通了323个部门用户查询账户,形成18项应用合作意向;法人信用信息查询逾1.5万次,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询逾250万次。在日常生活中,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所能覆盖失信行为信息日益扩展,信用奖惩制度也在酝酿萌芽当中。去年,备受关注的地铁逃票行为已纳入上海市信用信息平台,逃票人数由此大幅减少。此外,在银行贷款、人才就业、公务员招录和评优、图书馆读者管理以及居住证积分管理中,与个人信用报告相关的奖惩制度也在试行中。去年,上海市公务员局率先在公务员评优中使用个人信用记录,拟于今年开始在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使用个人信息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院长陈晶莹在调研中了解到,要真正实现“让失信者难行,让守信者畅通”的征信目标,公众的一种关切是:政府部门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源,如何依法公开?公民个人通过征信平台查询信息,隐私如何界定,既保障个人信息不泄露,又保障失信者得到惩戒?还有,人民银行的信用系统属于“行业征信”,地方政府征信平台属于“地方征信”,两家如何打通,共同服务于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这些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持续推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丁常云撰写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希望提交大会发言,与各界委员共同深入探讨。
人口老龄化“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养老逐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关部门预测,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3,超过所有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总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提交的提案中,从不同角度关注了这一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民生问题。陈赛娟委员提交“加快老年护理医院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提案;蔡建国委员提案提出,要在老龄化社会中加大临终关怀的力度;胡卫委员提案提出,健全老年教育制度,激发老年人生命活力;张泓铭等委员呼吁,加快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农村养老保险权益被侵犯问题进行普查;高国富委员在提案中建议,通过引入商业保险主体,做实做大养老服务业。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护理保险制度,这些提案提出了涉及政府、社会、企业、家庭不同层面,包括政策、法规、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搭建基于居家护理为核心的养老护理模式;构建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商业保险为重要支柱的多层次社会养老护理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同时积极引入商业保险,运用市场化机制,提高养老护理保障体系运作效率和效益;大力开发商业养老护理保险产品,创新产品服务;加快培育医疗护理行业,逐步建立以居家护理为主的多元护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