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1]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节,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也有说元宵节的燃灯习俗起源于道教。道教讲“三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分别由天、地、人三官主管上、中、下三元。天官最喜欢热闹,所以上元节燃灯给天官看。
汉代的元宵节只有一天,唐代为三天,宋代长达五天,是元宵的高潮时代。建隆元年,赵匡胤于元夜登上宣德门城楼,只见灯烛荧煌,箫鼓间作,士女欢会,填溢禁陌,宋太祖心甚欢喜,特诏上元节更放十八、十九两夜,纵士民行乐。
明代自初八上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落灯,要整整热闹十天。到清代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与“故事”,但元宵节却缩短为四到五天。
据《泽州府志》载:“上元,设脯糖果醴,悬灯于门外,列炉焰名曰‘人火’,有范土像人物者,中空吐焰,光彩腾灼。鼓吹喧阗,士女踏灯嬉游,秉夜即曲坊隘巷,亦暖如春。融溶铁汁高洒,散星点成虹,进落空中,火树银花,炫照都市。自十四日起曰试灯,至十六日止。”
“十六日,乡城男女拥趋厉坛,以艾灸柏树祈祛疾,今易为先农坛,货农器成市。”高平则“趋金峰山灸石佛”。
“上元前后三日中,于城外旷地结草为阑,方十丈许,中曲折通行路,是夕持灯绕行,谓之‘走百病’。”
从新春到元宵,中间有两个小节日,一个是“人日”,一个是“接十儿”。“人日”虽然没有隆重的庆祝仪式,但因为涉及到“人”,所以也还有些程式是比较重要的,比如“抓口礼馍”,比如剪贴“人胜”等等。“接十儿”,就是正月初十,这个小小的节日就很淡很淡了。把三十晚上留下的旧饭热好,一人一口,意思与“年年有余”相近。意思虽然很好,也仅只是图了那么点意思而已。别的就有一点让人很是失望了。给人的感觉是,新年是愈去愈远,新年的气氛也就渐渐地淡下去了。
然而,不意之间,火树银花,接着就闹起了元宵。
一张一弛,真是文如看山不喜平。
是让人们对自己所过的日子更具有一种强烈的节奏感,才那样有意无意地淡了一淡吗?说起来,我们的先人也真是会过日子。
春节是家庭式的节日,全家人在家里团聚,关起门来过年,来来往往的也只有亲戚、朋友。虽然是一团一团的和气,一团一团的喜气,但毕竟是少数人,毕竟是封闭式的。
元宵节与春节大不相同。元宵节是社会式的,全社会总动员,全民大娱乐。尽管囿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温良敦厚,没有西方或其他民族那种放纵与疯狂,但其文化意味的深厚与绵长,却也足以让人陶醉,让人犹若走人梦境般地沉迷,让人一往情深。含蓄中却也不乏张扬。
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