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荆门市人过年吃什么风俗习惯汇总

节日习俗2018-07-21王新老师

荆门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荆门市人过年吃什么风俗习惯汇总

荆门人都知道,在春节期间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每当进入腊月,不论城镇,还是乡下农户就开始忙于过年的物资准备,不少家庭就要向在外地工作的亲人传递信息,告诉他们回家过年,吃团圆饭,同时也向亲朋好友相互赠送贺年片,相互送祝福,相互勉励。其中,最普遍盛行的就是乡村农户和集镇居民杀年猪、腌腊肉、晒香肠、腌腊鸡、打糍耙、打年糕、磨汤圆、做米酒、磨豆饼(用大米为主料,配制绿豆、黄豆、小麦)摊成大饼切成条状晾干。
  备腊八水,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农户家庭把大小水缸盛满水,加盖封存起来,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和夏天使用。据说,这种腊八水,一是可以治百病;二是夏天解凉;三老人喝了治百病,小孩喝了身体健康。


  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也就是农历腊月初八,这天人们都在这天熬食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配料早有记载:腊八粥用大米、黄米、薏米、绿豆、小米、红豆、花生、红枣等和水煮熟,有条件的可放点核桃仁、杏仁等及白糖、红塘、葡萄干以作点染。每年腊月初七,剥果涤器,终夜制作至天亮则粥熟矣。
  荆门人在过年时也会制作各种各色的年糕。而在原制作的基础上,荆门人又按照荆门各地的风俗和口味制作的有糯米粉、糯米浆,用石磨加工,干后加白糖制作,粉细粘嫩、香甜可口、色泽白亮,水煮不散、油煎不硬、久存不霉,还可以用糯米粉加猪油、香油配以玫瑰、桂花、薄荷、莲子等制作年糕。茶食点心,有“酥皮”、方形、片糕、油氽、糖货等多种花样。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如今,荆门人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什么食品好、美都可以制作出来,除了原有的一些老传统食品,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节日食品,比如:三十晚上吃饺子,这是北方的风俗,如今南北相通,口味相通,也迈入了神州新春美食。北方有的荆门也能找的到,荆门有的各地也会制作了。现在在荆门百姓中流传一句口头禅“好吃不如饺子”。
  “扫尘”,也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俗话说:扫尘除旧迎新。在民间有这种说法,过大年三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开始整理房前屋后及屋内卫生。扫尘,又叫扫年。原本是古代劳动人民驱除疫鬼以求吉祥的宗教仪式,但扫尘除污秽又减少疾病,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对此,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六“除夜”条下说的很清楚,“十二月冬,不论大小人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敬灶神,在荆门这个古老的地方,尤其是广大城乡农户、居民敬灶神由来已久,这虽然有点带迷信色彩的活动,但人们都是自然而然拜祭。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的好日子,这天一大早各家各户就把供在灶门旁的“司令菩萨”请下来,有的是用木头刻的,也有用石砖雕成的佛画像,把佛像请在桌上敬好酒、好菜等,上香燃蜡,祈祷下拜,嘴念阿弥陀佛,为一年来灶王爷保存全家烟火平安所做的好事,表白一番,然后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完毕,连撒三杯酒倒在地上,表示敬灶王爷,最后烧纸钱,上第二道香火,再请灶王爷升天顺利。
  新春佳节贴春联、挂年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古称桃符、门对、门联,这在我国古书上早有记载。门神二字,最早见于“礼纪,麦驱大记:郑玄注,释茶、礼门神也”。但只是抽象概念,还没有具体的名字。后人有认为是成庆“古勇士”或荆轲。
  守岁,也叫守财。荆门城乡居民有这个习俗,大年三十晚上不睡,特别是上了年岁的人更是如此,三十忙到晚上,主人在堂中生一盆火全家人围火而坐,有玩牌的,有喝茶的,有讲一年来全家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和经验交流的,互相问好祝福的,这天晚上不能往地上倒水,也不能扫地,有说:三十晚上扫地就是“扫除吉祥,扫除金银,要守住财宝”。
  最有特色的民俗—民歌
  荆门民歌,分布面广,种类繁多,曲体结构大体分为单段体、多段体和联曲体。调式特征主要是徵调式。从内容上分,有近现代民歌、传统民歌;从形式上分,主要有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调、风俗歌等。
  近现代民歌,产生于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都有大量的民歌产生。其中绝大部分民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唱出了时代风貌和人民群众的心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用。
  传统民歌,大都是反映劳动人民反抗旧社会、讽刺和嘲笑统治阶级的,也有诉说劳动人民苦难和揭露世道不平的。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妇女的地位最低下,所以在民歌中也产生了一些涉及婚姻、爱情及家庭的内容。
  自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民间歌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了鲜明的阶级性,明确的人民性,表现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群众高度的革命情操和乐观主义精神。全国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兴起,荆门民歌又有了新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编的民歌,起到了宣传教育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