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资料

节日习俗2018-08-11三水老师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至2010年已先后举办了14届活动,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

精神卫生的含义是什么?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也可以叫做精神健康。 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的社会生活。  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至今也难有统一的定义。从不同侧面都可以提出一些要素,比如心境愉快,待人宽厚,弛张有度,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说恐怕也说不完。有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过总结:(一)体验方面: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即有自知之明)(二)操作的标准:从事心理活动有效率(自我感觉有效率,他人评价有效率)以及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三)发展的标准:这样干下去(发展下去)会不断开拓自己,能发挥出个人更多的潜能。这条无法实测,只能通过了解的人估计。

何为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心理功能相对持久而严重的紊乱。从成因上分析,可以是某种生物学改变决定的,如痴呆,是脑组织老化、萎缩这一生物学过程决定的。也可以推测是某种生物学过程决定的,但还没有得到证明,如精神分裂症。还可以是在一定生物学基础上,在心理社会因素参与下形成的,如焦虑性神经症。无论哪一类精神疾病,都可以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加以理解,比如脑外伤后出现的情绪暴躁,显然是外伤这一事实决定的,但如何理解伤者的心理功能障碍,如何照顾和善待(包括制度上的宽容),显然是心理问题和社会文明程度问题;这些方面做得好不好,反过来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改变其表现。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在疾病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占的分量越重,其表现越难以符合固定的病程特点,也就是不太符合严格的疾病定义。因此,有些精神疾病现象也被称为心理障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