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关于春节,从古至今有过很多文学描写。老舍写过一篇《北京的春节》,开头是这样的: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吃过腊八粥,就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闹过之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除夕之夜,要吃年夜饭,全家老小要一起熬年守岁,共享天伦。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步步高。大年初一开始,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拜年祝寿,走亲访友,充满欢乐祥和。
春节习俗众多,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对此进行了概括: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不管南方还是北方,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一样的贴春联买年货,一样的穿新衣放鞭炮,一样的守岁和拜年。春节,是大人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刻。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的习俗一年年延续下来,有的一直没变直到今日,有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变化,也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
扫尘:干干净净迎新春
扫尘,亦称“除尘”、“除残”、“掸尘”等。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扫尘当日,每家每户将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也一并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