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三小探索学校系统变革的实践 办面向未来的教育(2)

教育动态2018-07-23李一老师

迄今,中关村三小的一些教师仍对6年前那个电闪雷鸣的暑期夏夜记忆犹新。学校决定借新建校区契机,大规模推进改革,暑期集结教师到密云集中讨论改革方案。力挺派和质疑派之间争论得不可开交,双方甚至预设了这种跨龄跨班学习方式一旦实施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教师们是真的恐惧和担心。设想一下,一直教高年级的教师怎样教低年级学生?也许连说话语气都不会了。自己班的学生都管不过来,怎么管其他班的学生?

辩论到晚上,大家心里实在没底了,只好给校长刘可钦打电话求助。那天,刘可钦白天在市里开会,接到电话后,她连夜赶到百公里外的密云。

但刘可钦没有急于下结论,“改革的方向大家是认同的,方向对了,路就不怕远”。

此后的6年里,学校200多名教师深度参与到新校区各个项目的设计中,并通过建筑的项目设计带动全体教师观念和思维的创新。开展项目研究的6年,是教师课程能力生长的6年,是唤醒教师内心的6年,也是教师获得发展和自我认同的重要6年。

教师宋立亭毕业后到中关村三小的第二年,就全方位参与了学校改革。“建设新校区就是在研究教育的事,也是我成长的6年。”宋立亭由衷地说。

学校物理空间“变形”——从“火柴盒”到“三室一厅”

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在万柳社区划拨了一块地给中关村三小建新校区。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承载了中关村三小全体教师对教育追求的渴望,也给了他们新的发展契机。

学校文本性的发展纲要和工地上的施工蓝图同步进行。刘可钦跟教师们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盖房子的事儿,我们要把这个建筑作为一种课程存在。

学习,将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这是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便捷的资源和空间,帮助孩子学习,将来能够拥有从事今天也许还不存在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设计师不断沟通,思考这所学校到底要承载怎样的教育理念。学校希望以全球化的视野,借助学校建筑空间的变革,推动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希望学校能够成为一个充满机会的博物馆;希望学生在这里接受6年教育后,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有能力的、有担当的人。

设计师将师生这种感性诉求一遍遍转化,最终定格成学校空间的理性建构:三间教室加上一间几乎同等大小的开放空间,组成了这座新学校的结构单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