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追思吴南生:心怀党和国家事业 心系青少年教育(2)

教育动态2018-07-19才子老师

两人谈及育人理念时,王庭槐校长认为,学校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宗旨,把培养具有优良人格修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既能与国际接轨又能切合本土实际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使命。吴老听后连连点头称赞,素有“时代潮人”美誉的吴老表示,人才培养是高校育人的核心,学校要以先进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与发展观更新大学的办学思路、教育理念。

吴老来到周有光学术展览馆,王庭槐校长为其讲解另一位同他一样的仁者、智者、寿者现年111岁周有光先生的学术人生。全程参观中,吴老听得津津有味,并现场挥毫题写了“一生有光,永远有光”赠予展览馆。

吴老题写的“一生有光,永远有光”赠予中大新华校内周有光学术展览馆(左起:杨卫华、刘美南、吴南生、王庭槐、刘婉莉)

吴老寄望中大新华青年学子要好学、自学、勤学

吴老以自身不平凡的革命经历为例,分享了自己中学未毕业,就少年参加革命,但从未放弃学习,一步步靠自学提升学养涵识,努力成才的励志治学故事。“学生要想学得更多更好的知识,不仅需要老师的教导,自己的努力也更为重要”,他寄望中大新华学子要好学、自学、勤学,尤其是要奋发求学,力争自学成才。

“我就是靠自学的啊!”当谈到吴老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有什么寄语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说“老师是很好的资源,但我们的大学学习更重要的还是自力更生,自己不努力,再好的老师也没办法”。

“我以前啊,才读了四年中学,半年大学,然后就参加革命了,全部都是靠自学的。”吴南生1936年肄业于汕头市商务英文专科学校,并于同年加入共产党,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后进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改革开放后,吴南生投身到改革事业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吴老以其切身经历告诉中大新华的学子:自学让人成长,勤学让人进步,在大学这个资源充足的学习环境下更要奋发求学,力争自学成才。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在大学期间,作为年轻学子更应勤读书,多读书,培养自身的文学涵养与气质。正如吴老在采访中多次强调:“你要多读书,很多知识是要自己看书、自己读报,老师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像我就是自学成才,终身学习主要靠自己,没有专门的老师来教,自己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吴老寄望后辈青年“文化传承先要靠自身修炼!”

吴南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他还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对潮剧尤为钟情,积极倡导潮剧改革,倡议并推动潮剧向反映现实生活方向发展,亲自执笔整理修改了数十部剧目。他关心潮剧艺人的生活,深受爱戴。积极组织潮剧团到海内外演出,扩大潮剧影响力。他热爱收藏、热心公益,所捐赠的珍贵藏品极大丰富了广东省博物馆等多家馆藏。他书法造诣精深,写作功力深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松柏长青》,多次再版。

“90后”的吴老在接受中大新华校园记者采访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寄望我们当代大学生传承好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同理还是先要靠自身文化修炼呀!”

诚然,如吴老所言,中大新华学子作为当代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既是责任也是义务,不仅需要心向往之,心系中华,还要求勤于学,身体力行。

传承传统文化之路漫漫,因此需要每个后辈青年共同努力,不断“修炼”好自身文化素养,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担负起时代的责任,民族的责任,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让我们无限追思、永恒怀念,这位铁血而温暖的97岁老人,道一声:“吴老:永垂不朽,一路走好!”(通讯员:杨佳妮 蔡舒钏 李波 刘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