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中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广州市高中特色课程重点立项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的办学质量以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被社会誉为最强“再造力”学校。近年来,学校以育人为中心,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品牌的建立,借助校内外资源,构建了以学校为阵地、以课堂为载体、以活动为渠道、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为中介的“五为”育人网络,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森林学校倡导学生自然而生
地处天河区龙洞,华南植物园和龙眼洞森林公园等五个森林公园近在咫尺,八十九中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座拥广州最后的一片森林,八十九中提出了以“绿色教育”培育人才。在校长邹俊看来,“绿色教育”有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多元共生、和谐均衡。借助周边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这一独特资源,八十九中围绕“绿色教育”引导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绿色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八十九中提倡“在自然中学习”和“让学习自然发生”。学校开设的科技英语课堂不在课室,而是在优美的大自然中进行。每到这节课的上课时间,老师就会带引学生到周边的自然公园内,观察落叶的纹路,抚摸粗糙的树皮,聆听虫儿世界的声音等自然游戏,提高学生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翻译遇见的一草一木,让孩子在释放天性本能中学习,通过对于自然的不断观察,体会生命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绿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八十九中还邀请了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为学校“绿蕴龙飞”特色课程编写教材,邀请专家到学校给学生讲座辅导。
“让校园成为珍贵植物园,让毕业生以后都踊跃的回到这里来拍结婚照”一直是校长的愿望。“在学校每一个角落的珍贵植物上,都挂有二维码,孩子只要扫一扫,关于这棵植物的中英文信息和相关诗词就全部出来了。”邹俊表示,这种做法既代表了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育人情怀,它以独特的方式时刻展现着校园之美。
匠心根本在于坚持育人初心
“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一贯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每一位学生以独立的人存在,学生的特色、品质、天赋并不会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想帮助每个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就必须尊重学生个人的特色,因材施教。
“有些教师只关注自己上课的时候说了哪个知识点,却不关注孩子是否吸收了。”在邹俊看来,教育的初心是以人为本,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从从关注知识变为关注学生个人。“关注学生本身,这也是八十九中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谈及对教师的要求与期待,邹俊稍显严肃。学生是发展的人,对于一些稍显落后的学生,有些教师会因为学生当前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面对一些教师在学生稍显落后就打击学生的行为,邹俊表示不能容忍。“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坚持教育公正,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提升实力,为学生的自然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才体现了一名合格的教育工匠该有的风度。”邹俊强调。
但在当下,教师如何把匠心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迎接未来的挑战。邹俊表示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变化,也要求着每一位教师修炼与时俱进的思维。同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突破超越自己。即使困难,但在八十九中能把匠心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教师比比皆是。今年9月初,八十九中的高二年级政治老师王强面向全区高一高二的政治老师,开展了一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引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研讨公开课。与传统教学办法的“听”、“讲”分开不一样,王强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层层设问,步步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生动的素材来使学生加深理解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一一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参加了此次公开课的教师纷纷竖起大拇指。而这,也只是八十九中教师的一个缩影而已。
科学管理构建人才汇集地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未来技术发展将会对学校基本特征、学习方式、教师技术素养和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是否拥有一个好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天地的广阔程度。八十九中为了教师的发展,努力创设各种支持性环境。一方面,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利用寒暑假参与各种培训课程。同时,在管理中提高教师学养,从制度方面提供平台与空间,使教师达到“思想自由,行为有约”。
为加速提升八十九中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更快成长,八十九中开展了“一堂好课的标准”等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此外,八十九中还积极搭建平台,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创造机会。鼓励一线教师参与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大大提升了老师们的教科研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生物与环境探索》、《机器人制作与开发》等课题项目曾被评为广州市科技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