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舆论导向上,需要回归幸福生活精神内涵,彰显成功人生中“共同努力”“兼济天下”的品质,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起珍惜当下、结伴同行、与世相融、崇尚内涵的人生观念。
学校教育要树立全面成长的教育观,从学生成长的潜力、多元渠道与多元人才观等视角,积极对待和理解学生成长中差异性,立足于服务儿童整全人格,做儿童整体人生幸福的引导者,克服简单地以考试分数区别对待学生的做法,培养悦纳自己的自信儿童。同时,通过课程与各种学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功观,特别注意在小学高年级及整个中学阶段同学友谊的引导。
同时,学校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性与差异性,不盲目攀比他人,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与自卑。
其次,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
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是中国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的情况看,可以说是当前中国儿童整体道德成长的一块短板。
一是要尽快推进相关制度,帮留守儿童解除与父母分离的生活状态,包括促进城市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弟无障碍入学制度、扶植农村经济及各种相关社会福利制度的改善、提高农民在家获得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二是要引导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风尚建设、幸福家庭榜样和家校合作的方式,彰显和谐的家庭关系、与家人的相互关怀与陪伴、家人间的心灵关怀与交流对家庭幸福的重要意义,强调幸福家庭对完满人生的重要意义,适当淡化经济因素在家庭幸福中的重要性。
三是学校教育要适当发挥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与推进者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家庭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邀请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儿童的精神与道德成长,实现积极正确的幸福家庭观念的引导;通过德育课程、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重视对学生本人幸福家庭生活观念的引导。在农村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专题课程包括心理课程,与监护人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引导和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精神需要。
(作者:孙彩平,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本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专家说
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吴康宁:
儿童最喜欢的德育方式:做中学、听中学、看中学
现在,我们很多的政策决策都需要大样本定量研究作基础,《中国儿童德育发展报告(2017)》采集了近8万名儿童的数据,可以权且称为第一份国家样本,对中国儿童道德发展国家数据库的建设进程有一定推动作用。报告中有一项关于儿童最喜欢的学校德育方式受到关注,数据显示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主题实践活动(33.34%)、讲故事(24.80%)和各种形式的榜样示范(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