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宫小学校长赵思斌在谈到加入工作室的感受时说:“孙校长特别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强调基础教育的文化基础性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
2016年,孙正军接受了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编写的任务,主编七年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的教材。最近,这套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传统文化教材,全部顺利通过审核,并将于秋季学期正式全面启用。
文化成为特色
学校才有个性
孙正军把“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齐文化精神灵活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正是因为差异,才使教育具有丰富性与可能性”。
本着这一体认,孙正军确定了组建入室成员校的“差异性”原则,形成了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域、小学初中不同学段、乡村与城市不同背景以及民族学校、民办学校等多重维度下的科学的有机融合。
两年的时间里,各个入室成员校都在按照自己的“特色”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教育风采。
临淄太公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如何给自己进行文化定位,在孙正军校长工作室的引领下,该校从姜太公“尊贤尚功”的治国方略中受到启发,确立了以“尚贤”为主题的文化特色。如今,太公小学的“探贤课程——育贤能之才,启贤课堂——扬学贤之趣,亲贤德育——齐明贤之德,友贤教师——塑至贤之师,兴贤评价——兴尚贤之风”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师生均以“贤士”自居。
泰安市东平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一度面临着或升级或合并的问题,校长孟召祥很是为难。2016年4月和9月,孙正军与工作室团队连续两次赴东平中学调研。在考察了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了解了地区学校分布情况后,建议孟召祥“安心做教育”。“既然东平中学傍临东平湖,就要做足‘莲’的文章。”孙正军说。很快,东平中学师生围绕着莲成立了各种社团,开展了莲文化研究,用莲的形象与精神鼓舞自己,有了“君子人格”的追求,有了“中通外直”的自信,学校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空间。
同样是乡村学校,滨州市阳信县劳店中学校长南林,也庆幸在校长工作室的引领下找到了自己的乡土教育特色。他们在校园里整理出了自己的“菜园子”,“承包”给学生社团。南林发现,有了“农活儿”的孩子们,做事更认真了,交往更融洽了,学习更自觉了,行为更有序了……
孙正军说:“学生要有个性,学校要有特色。学校有了文化特色,也就有了‘自己’。但切记学校特色不是剑走偏锋,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而是要找准自己的发展着力点,激发学校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