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所长阿穆尔丁感叹,乌国境内国际合作的考古项目,中国人有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整体计划,发掘面积小,发掘后重视保护遗址。中方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后会推广中国伙伴的做法。
除了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考古合作,近年来,西北大学不断发挥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科学和人才优势,在绵延数千公里的丝绸之路沿线开展考古发掘和文物遗产保护,同时,建立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推出第一套中东阿拉伯国家通史著作——《中东阿拉伯国家通史》,完整地串起了东西交往的历史。
西安交通大学则把目光投向现代文明的共荣发展和与丝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2015年,该校发起并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已吸引了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加盟,形成了跨世界五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
在这个国际化的“朋友圈”里,联盟高校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这个“朋友圈”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各高校好友间成立了若干学科子联盟,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也不断深化。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说:“教育的作用在于让民心相通,我们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就是要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让世界各国共建共赢共享。”
“陕西地处古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同时,拥有欧亚论坛、上合组织论坛、自贸区等平台,在丝路沿线国家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优越的条件。当前,陕西省高校正在全力发挥区位和科教资源优势,全方位推进丝路沿线教育合作交流。”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说。
3月,西北大学李建超等教授绘制完成了“丝绸之路路线图”,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中亚到罗马,没有国界。如今,在陕西高校的努力下,没有国界的丝绸之路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本报记者易鑫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