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985”、“211”的意义,更直接地在找工作的时候体现。
家长:这么多年发展,“985”、“211”作为“国家队”,无论是办学实力还是人才培养水平,都具绝对优势,差距不是“摘了帽子”就能缩小的。
一份假冒伪劣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甚至信任者众,说明一个道理:对于“双一流”建设,许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甚至不知道“双一流”建设和“985”、“211”工程的区别在哪里。这起“乌龙事件”也折射出学校、家长、学生的心态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双一流”建设需要“超一流”的心态。
“双一流”不是利益重构而是脱胎换骨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近20年间,“985”、“211”工程让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科研环境日渐宽松,育人水平明显提高,一些研究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必须承认的是,“985”和“211”工程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例如,一些大学往往高度关注能否列入名单和财政拨款多少,不太关注拿到财政资金后如何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在学校建设上关注硬件设施的投入,对育人和科研的软环境关注较少;“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出路可观,而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则乏人问津等等。
正因于此,“双一流”建设致力于改变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注重学科的软环境建设。假如说过去学校很重视国家财政投入等外力因素,今后的“双一流”建设则要激发学校和学科的内因,也需要学校苦练内功,创造科研和育人的良好环境,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准。
一份假名单的流传,恰恰说明在一部分家长、学生和学校的眼中,依然认为“双一流”建设只是利益重构,是A名单替换了B名单,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双一流”既非“新瓶装旧酒”,又非“穿新鞋走老路”,而是在理念和思路上脱胎换骨。看不到这一点,仅仅眼睛盯着“名单”,早晚会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