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五年规划,海外有怀疑的声音,称这一规划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或称这一规划将难以落实,云云。
“长期规划告诉每位公民,国家的目标是什么,每个人应该怎样做来实现它。世界领先企业有长期战略规划,为什么国家不应该有呢?”以色列理工学院国家政策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什洛莫·迈特尔说,许多国家管理得比企业糟糕多了,但中国并非如此,其他国家应该学习中国的战略发展规划。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暴发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机制颇受诟病。而今,许多国家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复苏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中国坚持制定全面而灵活的改革路线图,这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益匪浅,而很多西方政府缺少完善的发展规划,从而导致发展不充分。
这位美国专家表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需要在未来五年将经济增速保持在6.5%到7%的区间内,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中长期的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他对中国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印象深刻,认为中国应深化国企改革。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十三五”将继续提出指导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前者如经济增速等,后者如环境保护、扶贫救助和社会公共服务等。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约束性指标促使政府在民生、环保等领域更好履行职能,弥补市场不足,实现社会公平、保护环境。
“当今世界,很难说有纯粹的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而是两者的结合。”他说。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战略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
常来中国讲学的迈特尔表示,他对中国创新创业热潮感到鼓舞,中国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都需全面加强创新,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处于世界前列。
专家指出,“十三五”规划还将在颇受海外关注的行政体制改革、反腐、法治、开放、扶贫等多方面作出部署。扩大开放、简政放权、国企改革等,将给外国企业带来机遇。
“中国‘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如果成功实现,那将是惊人的成就。”迈特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