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时,要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体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最近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城市圈最大的障碍就是城市之间由于行政归属关系不同,而造成的基础设施不通畅,从而给市民的生活与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打破行政分割,推进“同城化”,是民营企业的一个商机。
七是“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工信部将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此次规划的关键词与“向工业强国转型”相关,并将形成注重顶层设计的《中国制造2025》,再加上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规划的“1+x”模式。
八是“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智慧城市。“互联网+”模式,其中的“+”指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
政府的减法:通过约束政府的行为,使政府只做该做的事情
首先是定向调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政府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2014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宏观调控要在“增长的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注重定向调控”,这是调控方式的进一步创新与深化,意在更加精准发力,强调调控“靶点”的精准度。可以说,定向调控是区间调控的升级版。定向降准,定向降税,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目的就是要帮助千千万万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小微企业活下来,渡过难关。这便使急需政府帮助的民营企业,有了被精准帮助的可能。
第二是“三双”的思路。也就是说,要着眼于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最终的目标是“双引擎”,一方面是,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另一方面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这“三双”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就是要这么“任性”,要调动政府与市场的两个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