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教学叙事随笔 (二篇)(2)

教学工作总结2018-10-24李一老师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兴奋之中时,我又提高嗓门,对大家说:“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务必记好了!”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好像又等着老师宣布更加令人惊喜的“通知”。我清了清嗓子,故意拉长声音说:“同学们,刚才的决定--不是真的!今天不是你们的愚人节吗?是你们的朱老师逗你们玩呢!”“啊?!”班里又是一阵大喊大叫“老师!你真狡猾!”“老师,你骗人!”当他们印证老师刚才说的的确是“逗你玩”时,同学们一个个又成了泄气的皮球。我问:“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再写下来吧!”在一声声“抱怨”中,同学们真实地抒发着他们的感受,什么“旅游计划泡汤了”,什么“我们上了老师的当了!”什么“我们的老师太狡猾了!”还有的学生写道:“这是老师让我们写作文啊,她真是用心良苦啊!”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孩子们的真实情感。

我欣喜地批阅着孩子们的一篇篇大作,尽管他们说我是“狡猾的老师”!

2篇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