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服务业的原因
环球外汇12月31日讯--中国经济已由快速增长的第一季进入中速增长的第二季。目前各方的共识是,中国经济不能再走过去30多年高能耗、低水平的发展老路,而要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倡导探索新路,转型升级。主要指的是加工制造业,具体内容是从产业链低端转到高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建立发展自主品牌等等。
与通常的认识不同,中国的制造业今天非但不落后,还十分强大,甚至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世界第一。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品产量,中国都是世界第一,更不用说那些传统的水泥、钢铁、化工、纺织品了。
尽管中国存在大量的过剩产能,是严重的经济痼疾,但也说明中国制造业能力超强。能生产最好的产品,拥有最大的生产能力,这样的产业能叫落后吗?
有人说,虽然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大,但没能占据产业链高端,而是处于最低端。虽然东西都是中国生产的,但利润大都被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国家如美国等拿走了。这样的说法,是匪夷所思的。
那么,是不是中国就永远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呢?当然不是,但那要看中国的综合实力,能不能有质的飞跃。这需要时间,在此之前,贸然就转型升级,是好高骛远,也是难以成功的。必须明确一点,并非低端就低人一等。特别是,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即使处于最底端的制造业的工人,也面临着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挑战,未必就能永远有机会还能制造。
因此,中国的制造业其实并不需要转型升级,或者说也升级不了,至于以政府指导和巨大投入为模式的转型升级,那更是危险的。
那么,中国有没有需要升级的产业呢?有的,那就是服务业和金融业。
过去35年的高速增长,靠的是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说得具体点,就是靠上述两者结合起来的制造业。而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技术创新而是因为人口红利。但是,这个优势,我们只利用了一半。另一半没有很好利用,这就是服务业。
中国的GDP中,服务业比重严重偏低,这是不应该的。如果说,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存在排斥人的现象,则服务业正是吸收人的产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等,都是如此。当我们在抱怨看病难时,可曾想到,中国有最多的医科大学毕业生,他们却被人为闲置了。靠制造业引领的中国经济在放缓,不必忧虑,靠服务业引领的中国经济,足以弥补,而且前途无量。
一切资源配置,都要靠金融引导。中国的金融业,比服务业还要落后。为什么今年闹了两次钱荒?就是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被人为压低,而中小企业和民间对金融的巨大需求被漠视,金融资源被严重错配了。
因此,中国制造业经济已远远超过了金融业的发展水平,问题不是金融发展过快需要担心诱发金融风险,而是金融业没有服务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实体经济,因为金融太落后,远远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从这个认识出发,只要我们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中国经济在明年以及今后的若干年,就仍会有上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