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费世界排名,世界各国军费排名(2)

今日资讯2018-10-27王新老师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中共中央规定,军费要压缩到国家财政支出的20%以下。为此,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家便大力裁军并压缩军费。1957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压缩军政开支,翌年,全军员额减至237万人,军费只有50亿元,分别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1%和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8%. 1960年的军费为58亿元,降到GDP的3.5%和国家财政支出的8%。
1956年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段时期,中国防军费的绝对值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57年的5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966年的101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9.3%,但军费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例,却走了一个U型曲线,从1957年的18.2%和5.16%,降低到1960年的10.1%和3.98%,随后又增加到1966年的18.1%和5.41%。

文革期间军费膨胀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越南战争又步步升级,中国的军费开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1961年以后反而一路飙升,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前期都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0%左右。由于当时地方许多单位也有相当多的战备开支,实际上,服务于国防事业的费用比例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1/3,占GDP的比例则在10%左右。
当时总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军队员额大幅增加,1965年超过500万人,1969年达到631万人,而且数量增加最多的又是步兵。文革时期中国军队、民兵规模和员额极度膨胀,加之对第三世界军援保障引发的部分军费开支,所以军费相对60年代初有大幅增加,国防经费开支从1967年的83亿元,增加到1977年的149亿元,其实文革十年间,军费绝对值增长并不大,年平均增长率仅为7.95%。军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在1968年达到顶峰,突破26%,而后逐年下降至1974年的17%。74至77年的四年间,可以算是停滞期,军费绝对值在140亿元上下,占GDP比例也固定在4.5%左右。文革时期,国防经费占GDP比例很稳定,一直保持在4.65~6.5%之间。

80-90年代军费开支萎缩

1978年末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国防建设也强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当时的国防指导思想是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经过三次精简整编,中国军队总员额由文革时期的660多万人减至1984年的420万人,又在1984年11月1日开始的百万大裁军中将军队员额减少到320万人。
为了支援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这一时期国防经费比重明显下滑,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由1978年的17.37%减至1984年的10.63%。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4.6%,降低到1984年的2.13%,下降幅度一倍左右。军费开支绝对值只有在1979年有过急剧增加,达到223亿元,同比增加了55亿元,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防经费从1978年的168亿元,到1985年的192亿元,8年之间仅增加了2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78%。
1986年,中国的军费减为201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花费比70年代后期减少了一半。这一年GDP为10202亿元,国家财政支出为2291亿元,军费在其中的比例占2.1%和9%。此后,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军费随之有所增长,不过,在GDP和国家财政求出中的比例总体递减至1997年。这一年,军费支出数为813亿人民币,占GDP的1.03%,其比例为新中国历史上的最低点。

新世纪中国军费补偿性发展

1999年开始,军费开始逐年增加,每年保持增长12~20%的增幅。2001年的国防费比上年增加235亿元,增幅为17.7%;2002年增加266亿元,增幅为17.6%;2003年增加200亿元,增幅为9.6%;2004年增加292亿元,增幅为11.6%;2005年的国防费预算比上年增加247亿元,增幅为12.6%。从2000~2005年的6年间,国防费支出从1207.54亿元增加到2475亿元,翻了一番。从1999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军费从1076亿元增加到4806亿元,总额翻了两番还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