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淇逝世后,在长江流域再也没有发现这种古老的物种,2006年,中国科学院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现在,长江里另一个豚类,被称为白鳍豚“丑表妹”的江豚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由于航运、挖沙、滥捕滥捞、排污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江豚正以每年6.3%的速度在减少,目前其数量已不足1400头,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15年内,长江江豚将步白鳍豚的后尘。
背景链接
于江:十年,43万字为白鳍豚立传
昨日,于江在《悲情国宝:白鳍豚生死全记录》一书发行介绍会上谈创作经历。本报记者原丽阳实习生常纪东摄
白鳍豚和江豚保护志愿者于江本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1997年因为采访第一次见到淇淇后,十年间,他持续关注白鳍豚和江豚保护活动,用业余时间广泛搜集与白鳍豚有关的资料,写成一本43万字的《悲情国宝:白鳍豚生死全记录》,全面、系统、详实地记录了“长江女神”白鳍豚“2000万年的进化史、2000年的文化史、90年的科学史和30年的灭绝史”,极为详尽地记录了白鳍豚淇淇的一生。昨日,这本著作在光谷的悼念现场与读者首次见面。
第一次见淇淇就被折服
1997年9月,为了策划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于江来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看望了淇淇。
于江这样讲述第一次见到淇淇的感受,“体型流畅舒展,银灰色的皮肤光鲜柔润,神态是那样聪慧乖巧,动作是那样潇洒自如,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高贵典雅的气质……美得脱俗”。
2002年,淇淇逝世的消息传来,于江萌生了为淇淇立传的想法,他通过图书馆、网络、专家等渠道搜集各种与淇淇有关的资料,多次采访水生所研究照顾过淇淇的专家,甚至动用海外的亲朋帮助搜集资料。
2006年临近岁末,于江在央视二套的《第一时间》栏目看到,六国科学家组织的“长江淡水豚考察”,经过38天的努力,用尽各种先进监测仪器和研究方法,没有发现一头白鳍豚,科学家们推测,白鳍豚可能已经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我靠在床头,两眼呆呆地看着电视屏幕,耳边好似听到了淇淇的哭泣声。”于江说。
受此刺激,半个月之后,于江开始动笔写作《悲情国宝:白鳍豚生死全记录》,直到2011年7月终于完成了全部文稿。
多张珍贵照片为国内首发
于江介绍,整本书立足于有据可查的史料资料,无一虚构;大量引用原始资料原文,最大限度地记录和还原历史,还对白鳍豚进化史、文学史和科学史中重要的史料也有许多开掘和探究,比如,1700多年前,中华风水术鼻祖郭璞为什么能对长江中忽隐忽现、神出鬼没的白鳍豚做出简洁精确的描述?西方人怎么获得中国境外仅有的3件白鳍豚标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