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书记的后台,杨卫泽让妻子认领导当干爹(3)

今日新闻2018-10-29三水老师


从美国培训回来后,2004年11月,杨卫泽即出任无锡市委书记。到无锡后,杨即提出要修建环城高架和惠山隧道,把无锡过去一体两翼的城市规划拉扯成一座大城市的骨架。此后,无锡启动大规模城市化运动。
看准的事情,往往会铁腕来推。无锡城处处留下杨卫泽式铁腕的施政痕迹。除了让官员压力倍增心惊胆颤之外,杨旋风波及了众多百姓的利益。
这些工程都是在一片反对声中上马,之后又被默默接受,杨得到的大多是毁誉参半的评价。对他攻击最多的是政绩工程和好大喜功。
无锡的大城市框架是在杨卫泽时代搭建好的,老实讲,很多规划还是很有超前意识的。无锡市的一名官员如是评价。
除了城建,杨卫泽在无锡的执政思路与他在苏州时期的另一相似之处,是大打文化牌。
主政苏州期间,杨卫泽提出了旅游节的概念,并打造三古(古城、古镇、古村)一湖的旅游景点。调任无锡后,杨卫泽即主推吴文化节,在不少无锡人心目中,该文化节的成功之处,是把在此前学术界很有争议的吴文化发源地从苏州手中抢到了无锡。
在苏州期间,杨卫泽还主编了名为《文化遗产苏州古城》和《政府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来自苏州的报告》的两本书籍。在无锡执政期间,杨卫泽也主编了两本书集《和谐宜人新无锡丛书》和《无锡生态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杨氏两重面孔
在江苏官场,杨卫泽被视为能吏。他喜欢喝酒,喝酒只喝茅台,在不算下属的人面前,他甚至会给人发烟。
而在下属面前,杨则有着另一张面孔。其往主席台上一坐,面沉如铁,台下噤若寒蝉。一个饶有意思的细节是,过去无锡市官员开会,常用无锡话交流。杨卫泽主政后,就改说普通话了。
他走路很快,喜欢问东问西,两边的陪同人员,嘴边歇不下来。苏州一位资深媒体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其时的杨卫泽说话已有明显的杨氏风格。
前述苏州人士称,杨卫泽在2003年曾带队考察太湖沿岸建设,太湖周边有很多私人别墅,杨即对时任太湖度假村管委会主任的黄戟质问,沿太湖是要严格控制开发的,这些别墅是怎么造出来的?
时任苏州市规划局局长谭颖也因类似问题被杨卫泽当场批评。苏州觅渡桥位于环古城风貌带上,杨卫泽在现场办公时发现有几幢楼,直接质问谭,原来这里规划是绿地,这些(楼)是怎么冒出来的?
杨的这种直率中带刺的表达,让其手下的官员在汇报工作时颇有压力。另一方面,杨氏强硬风格也带有明显的人治影子,2009年2月,无锡以整治市容环境为由,一夜之间大规模拆除遍布主城区的一千多个书报亭,这一铁腕手段曾让百姓颇有怨言。
2006年11月,江苏省委常委班子换届,杨卫泽开始担任江苏省委常委。此时,杨卫泽才44岁。
政绩遗产
在所有的政绩工程中,杨卫泽在无锡首创的管办分离管理模式,受到的阻力最大,承受的攻击也最多。
2005年,无锡成立了医院、学校、体育、公园、文艺等管理中心,开始对社会公益领域事业单位进行管办分离改革,这些管理中心分别从卫生局、教育局、园林局和文广新局等部门的职能中分离出来,共同隶属于市政府。
这一在当时被称为破冰之举的制度创新,其要旨是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试图理顺政府、中心和事业单位的关系,让政府归位到应有的监管和服务上来。不过,管办分离在推行之初的反对意见甚大。
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为了树立政绩,但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胆子大,有魄力。阻力大是因为把相关部门的利益剥夺了,他把反对意见压了下来。无锡市一位官员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