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退出制度一直存在,院士退休是个伪命题
在聊起院士制度究竟如何改革之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首先提醒记者,院士问题上,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误解。
很多人在关注院士退出,顾秉林说,院士退出制度一直存在,事实上也在执行。他1999年当选院士,据他所知,已有数位院士或者自动、或者被要求退出。
他认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做得更好。
2013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点到了院士制度改革。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章节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袁亚湘说,任何一个普通公民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院士如果出现问题,当然也应退出,这个很容易理解。
两院院士章程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所在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作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
华东理工大学原校长陈敏恒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世纪90年代,他指导的博士胡黎明出现了论文抄袭丑闻,而他本人也是抄袭论文的署名作者之一。2000年,按照章程,经院士投票,中科院撤消了陈敏恒的院士称号,并在2000年的院士大会上公布。
但是,对于院士退休一说,很多院士表示费解。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院士退休’是个伪命题。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属于终身荣誉。叶培建指出,院士既然是个荣誉称号,不是一个工作岗位,就没有退休一说。退休,应该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休。
就像一个人是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不能说他老了,就把这个称号撤掉。院士也是一样的。院士是对一生的科技方面的评价。周其凤也指出,如果一位院士不符合标准,可以取消称号,让其退出,但退休是另一回事,它是一个行政上的概念。
叶培建指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件规定院士不退休。但客观来说,很多单位不愿意让院士离开单位,这样能够替本单位说说话,多申请项目,因此院士在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很少。
这些单位的主要依据,是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其中提到,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高级专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暂缓离休退休,继续从事研究或著述工作。
此后,对杰出高级专家暂缓离退休审批,都是由原人事部报请国务院批准。1991年起,这项审批授权给原人事部,不再报国务院批准。在1992年发布的《关于杰出高级专家暂缓离退休审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原人事部明确,杰出高级专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起,学部委员改称院士。
据我所知,科学院也在讨论,想提出具体的年限,到了一定的年限以后,本单位延聘你,你也别干了。各单位也不要去聘了。叶培建说,但这项工作归口人事部门,科学院或工程院没有这个权力,院士们也大都不在两院工作。
不过,一位要求匿名的中科院院士对此不太赞同。他说,在很多国家,一位教授退休后,可能很快会被其他高校聘走,这是由市场决定的。为什么要加以行政干涉?
王梦恕也认为,有本事人家就请你,没有本事人家也不理你。
另一方面,周其凤提醒,不要过于强调院士队伍年轻化。他说,院士毕竟是个终身荣誉称号,而且强调年轻化有年龄歧视之嫌。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对记者说,院士退休之说提出后,在他所在的学部,很多六七十岁、还没资深的院士有点紧张。他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退休到底是什么意思,会要求他们立即从现在的岗位上离开吗?他们还会不会有院士选举的投票权?这位院士认为,如果大家依然拥有投票权,能够决定院士称号的归属,在现有的环境下,各单位仍然不会答应院士们退休。院士制度改革,绝对不只是这些高级专家们退休或待遇的问题。
去年,农工党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一份提案,是关于我国院士制度改革的建议,其中指出,从世界范围看,院士增选基本上被界定为科学界内部的事情。而在我国,院士增选与很多科学以外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985高校两院院士排名:
2014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行榜揭晓,北大清华国科大雄居三甲
2016年3月26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公布最新的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中国各类型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国大学科学贡献排行榜等榜单。其中,北京大学问鼎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600强榜首,清华大学名列第二,两校连续12年雄霸中国大学排行榜冠亚军宝座无人撼动。上海交通大学列第三,复旦大学居第四,武汉大学跃居第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台湾大学等两岸四地院校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跻身2014中国顶尖大学队列。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入选2014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等高校入选2014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最新发布2014中国大学高端指标数据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三足鼎立,前3强基本被三校包揽;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招本科生打响高考生源争夺战,有望成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大学。
毕业生中杰出科学家数量是检验大学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荣誉学术称号,两院院士作为全国科学技术创新人才中的领军人物,崇尚科学,敬业奉献,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也设立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制度,是世界各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称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当选院士科学家均是有国际影响力并得到国际承认的著名科学家、学术大师和技术专家,他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管理领域为国家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毕业生中杰出科技人才校友数量多少是评价一所大学毕业生质量、研究型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最准确、最合理、最公正和最客观的指标,体现了一所大学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科技人才的贡献能力,也是检验一所大学是否为研究型大学的核心标志。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指出,中国校友会网以1952年(含)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国内院士和国外院士为数据基础发布2014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行榜。其中,国内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院士是指美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等。其中,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的介绍,将中科院各院所的毕业生等统一按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统计。
北大清华国科大院士校友最多,荣膺中国院士摇篮美誉
报告显示,在1955-2013年我国当选的2200多名国内外两院院士中,1952年(含)以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159人,高居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造就的院士校友有143人,居第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134人,列第三;北大清华国科大院士校友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荣膺中国科学家摇篮美誉。复旦大学有89人,居第四;南京大学有72人,列第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55人,超越哈尔滨工业大学,跃居第六;哈尔滨工业大学有52人,居第七;上海交通大学有45人,位居第八;浙江大学有43人,位居第九;吉林大学有36人,名列第十。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学依次是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培养和造就的两院院士人数在10人以上的大学有40所。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分析指出,国内外院士毕业院校高度集中于前10名高校,特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中国研究型大学,位居前列的高校基本属于我国办学历史悠久、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这些高校不仅在建国初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和大力建设,而且在改革开放后更是得到了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等的倾斜性照顾。
2014中国大学院士校友排行榜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区 | 院士校友数 | 2014综合排名 | 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 | ||
办学类型 | 2014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159 | 1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北京 | 143 | 2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3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北京 | 134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
4 | 复旦大学 | 上海 | 89 | 4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 | 南京大学 | 江苏 | 72 | 8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55 | 14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52 | 20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45 | 3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9 | 浙江大学 | 浙江 | 43 | 6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0 | 吉林大学 | 吉林 | 36 | 9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1 | 武汉大学 | 湖北 | 32 | 5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2 | 中国地质大学 | 湖北/北京 | 30 | 44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 | 东南大学 | 江苏 | 28 | 25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4 | 同济大学 | 上海 | 27 | 22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5 | 山东大学 | 山东 | 26 | 16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5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26 | 12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24 | 18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23 | 21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8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23 | 2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0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22 | 39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1 | 中南大学 | 湖南 | 19 | 17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2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18 | 30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2 | 天津大学 | 天津 | 18 | 23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4 | 东北大学 | 辽宁 | 17 | 34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5 | 南开大学 | 天津 | 16 | 15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5 | 西北大学 | 陕西 | 16 | 37 | 区域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7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 | 15 | 31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8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15 | 29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9 | 兰州大学 | 甘肃 | 15 | 38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9 | 中国石油大学 | 山东/北京 | 15 | 54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1 | 中山大学 | 广东 | 14 | 10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1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14 | 41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3 | 厦门大学 | 福建 | 13 | 19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3 | 四川大学 | 四川 | 13 | 13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3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 13 | 61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6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北京 | 11 | 3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6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11 | 32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11 | 6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9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10 | 27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9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10 | 44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1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9 | 11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41 | 湖南大学 | 湖南 | 9 | 28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1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9 | 4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4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8 | 6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4 | 河海大学 | 江苏 | 8 | 5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6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 | 7 | 47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6 | 重庆大学 | 重庆 | 7 | 33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 | 7 | 5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9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6 | 5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9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6 | 49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9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 | 6 | 110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49 | 东华大学 | 上海 | 6 | 8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9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 | 6 | 114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49 | 福州大学 | 福建 | 6 | 77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49 | 上海大学 | 上海 | 6 | 73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56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5 | 24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6 | 西南大学 | 重庆 | 5 | 50 | 区域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6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 | 5 | 84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5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陕西 | 5 | 133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0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4 | 85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0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 | 4 | 95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0 |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 | 4 | 124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4 | 5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0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黑龙江 | 4 | 103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0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4 | 6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 | 4 | 211 | 应用型 | ||
60 | 沈阳药科大学 | 辽宁 | 4 | 217 | 专业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8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3 | 4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8 | 山西大学 | 山西 | 3 | 75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3 | 4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8 | 云南大学 | 云南 | 3 | 56 | 区域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8 | 郑州大学 | 河南 | 3 | 64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湘潭大学 | 湖南 | 3 | 102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 | 3 | 135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河北医科大学 | 河北 | 3 | 162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 | 3 | 131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河北 | 3 | 239 | 应用型 | ||
68 | 沈阳农业大学 | 辽宁 | 3 | 156 | 专业型 | ||
68 | 南昌大学 | 江西 | 3 | 78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 3 | 158 | 专业型 | ||
68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 | 3 | 193 | 专业型 | ||
68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 | 3 | 12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8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 | 3 | 178 | 专业型 | ||
68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 3 | 191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3 | 123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甘肃农业大学 | 甘肃 | 3 | 202 | 应用型 | ||
87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2 | 7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87 | 苏州大学 | 江苏 | 2 | 52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 2 | 4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 | 2 | 63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2 | 60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 2 | 71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2 | 76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 | 2 | 117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2 | 104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 | 2 | 92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 | 2 | 139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 | 2 | 156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 | 2 | 148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安徽大学 | 安徽 | 2 | 88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新疆大学 | 新疆 | 2 | 86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 | 2 | 185 | 专业型 | ||
87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 | 2 | 168 | 专业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东北石油大学 | 黑龙江 | 2 | 211 | 应用型 | ||
87 |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 | 2 | 233 | 应用型 | ||
87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 | 2 | 202 | 应用型 | ||
87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 | 2 | 221 | 应用型 | ||
87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 | 2 | 154 | 专业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7 | 山西农业大学 | 山西 | 2 | 293 | 应用型 | ||
87 | 东华理工大学 | 江西 | 2 | 264 | 应用型 | ||
87 | 蚌埠医学院 | 安徽 | 2 | 414 | 应用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