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的帽子谁都不想摘而且要抢
由于综合经济实力突出,除了连续多年入选“西部百强县”榜单外,富源也多次被云南省政府表彰,连续4年获评“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正是这个区域经济“先进县”,将“国贫县”的帽子戴了整整10年,并且还将继续戴下去。
然而,“穷”起来后,“国贫县”并不能把实惠全带给需要的人
大量扶贫资金用于提高GDP指标的项目
2009年前,中国农村没有低保制度,对农村贫困者的扶持主要靠“开发式扶贫”解决。所谓“开发式扶贫”,就是中央财政用大量资金去“钓”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大搞所谓产业化项目,企望以“造血”替代“输血”。
一方面,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被用于搞当地产业,比如在云南富源,这些年政府大力支持开采煤矿,在资金和政策上都有倾斜,“80%的收入被10%以下的人获得,一个煤矿一年上亿元的收入。”正是因为国家级贫困县富源的贫富差距特别大,这些煤老板的收入在统计上被平均了,也因此拉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县的大量扶贫资金,并未直接用于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或基本公共服务,而多用于提高GDP指标的产业。学者唐钧说过,在中国的官场潜规则中,有一个现象,可以称之为“窗口效应”,意指用一个视野有限的窗口来限制乃至引导观察者的目光,使之看到的情景均为“美好”。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巫山就投资13亿元建机场;国际级贫困县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规划了10个高尔夫球场;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清水河县,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至2010年,历时十年的造新城运动留下一堆“烂尾楼”。
这样使用扶贫资金,对农村“真贫困者”无益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高达2.5亿。上世纪80年代以“大包干”为核心的政策,将农民的部分积极性调动起来,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多。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到3000多万。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农村贫困标准提高到625元,贫困人口增加到8000多万。经过七年后,到上个世纪末,中国的贫困人口再次减少到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