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3)

观后感2018-08-06李一老师

希望故宫博物院尽早北迁,把办公室、电线电缆电话线、锅炉房、食堂全都挪走,把古迹之外的人为破坏还原。

和故宫一样,今日的北京城已经完全验证了当年梁先生的预言,如果当年能走了他那条路,那么今日的北京将会是百倍精彩的京都,而那些精彩,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希望下辈子能干这行(生员都是来自美院的毕业生,这辈子看来是没戏了)。。。

2016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3)

如果你去B站刷《我在故宫修文物》弹幕版,看到满屏飞过的“王师傅好帅”、“王师傅嫁我”,千万不要惊讶。

网友们口中的“王师傅”,是故宫博物馆钟表组的王津师傅。他手艺高超、儒雅、笑容温暖,当然,能让网友实力表白的不只是颜值,他的匠人匠心,能让弹幕里哭成一片。

说说片中一个细节:王老师,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因为展示时这些钟表是静止的,而只有看了纪录片才知道,钟表被修好的那一刻时,犹如精灵附体再生,让人悸动。

其实,还原这些“文物医生”的日常形态,是这部纪录片最接地气,也最成功的地方--

修瓷器的师傅完成的特殊任务竟然只是骑个电动车去故宫外抽烟;

木器组的日常生活就是修木雕、打杏子吃;

一个气质很好的妹子,周一闭馆时就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说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仪!

修复师是件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它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比如像故宫科技部的百宝镶嵌组、漆器组、织绣组等,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于是近些年,科技部进了许多80后、90后,让修复工作得以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也为这些手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息。

正如片中说的那样,这些修复师对待文物,并没有常人想象得那样战战兢兢,反倒是透着一股子寻常日子的云淡风轻。

镜头里,修复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磨性子。师傅告诉弟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句:只有耐得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其实对于纪录片也是一样。”萧寒说,这部片子也是“磨性子”的成果。在2015年4月正式开拍前,他们用了5年时间去做田野调查,一趟趟地去故宫看他们工作、熟悉人物,光是调查资料便写了10万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