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誓词的变迁,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信仰与魄力的体现。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成功,南征北战,流血牺牲,靠的正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从建党到建国,近 400 万革命先烈用生命的代价实践了他们对党的承诺。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靠的还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他们象“航天英雄”杨利伟那样,用自己的一小步,走出了民族的一大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入党誓词是共产党人信仰和魄力的集中体现,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和遵守,都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重温入党誓词、对照入党誓词、践行入党誓词。
(二)重温入党誓词,是新形势下唤醒党章意识、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
誓词是党对党员的政治要求,是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政治承诺,是党员必须承担的一份政治责任。如今,我们入党宣誓的誓词虽然只有 80 个字,却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任务、纪律,又全面、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共产党员从组织上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条件要求,字字珠玑、意如山重;读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履行一时容易,履行一生难。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还特别强调,“精神上‘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常补、不断补。”一些党员干部正因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都是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问题。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刚闭幕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的同志,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时,他讲到陈望道的一个故事。那是19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陈望道在简陋的屋子里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送去粽子和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一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边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没动。原来,陈望道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所以,有人说,信仰的味道是甜的。正是这种无以言表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革命先辈才心甘情愿地为着信仰吃百般苦、受千般罪。信仰也是朴素的、无私的。宋庆龄在写给美国同学的信中说:“孙中山好几次告诉我说……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就为这个理想,他献出了他40年的生命。”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谁守住了朴素而高尚的信仰,谁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谁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