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五篇(6)

发言稿2018-11-15王华老师

井冈山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这在中国革命思想史上是第一次。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神的民族精神,这就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总结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条精神血脉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屡经劫难而不衰,并创造过历史的辉煌,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民族良知、历史任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源头的依据: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有的同志对“源头”的说法存疑,认为源头应追溯到五四精神,或者1921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精神,对此,本文稍作分析。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高举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一部分最有觉悟的知识分子也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了与工农大众的结合,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但五四运动主要表现为以追求民主和科学为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还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

第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立即投入革命实践,进行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积极参加北伐战争,并在后来以“马日事变”和“四一二”事变中表现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但大革命时期是国共合作时期,革命是以国民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为思想,共产党人则加入国民党。直到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仍然打的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帜。1927年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会议上才提出“国民党这块招牌已经无用”,“我们应该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10月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就“不是用国民党的名义,而是用工农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打的是镰刀斧头的军旗,这就是后来邓小平说的“井冈山打旗帜”成为中国革命的新起点。

第三,大革命时期,党还处于幼年时期,“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卷第610页]刘少奇在1941年曾指出:“中国党的组织能力并不弱。中国党的英勇牺牲精神亦是很好的。数十万党员被人割去头颅的白色恐怖,亦不能威胁我们的党员放弃自己马列主义的旗帜。这些表现,是除联共党外,为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党所不及的。然而,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他还分析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客观革命形势已经成熟,要求党立即以全部力量去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无暇来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的总结。党在幼年时期的理论准备不足,给了教条主义以可乘之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几乎使中国革命陷于绝境。从井冈山斗争开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而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才有了革命精神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