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精)》读后感(四):邂逅领袖的苦乐青春
北宋哲学家张载在其《正蒙·乾称篇》写道:“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成为很多人发奋努力的座右铭。这句话后来浓缩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8个字, 意思是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孟子那几句更是耳熟能详;“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凡是有作为的人没有不是经过了一番艰难曲折的磨炼的,所不同的是,他们经受磨炼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这是我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掩卷之际,不由自主涌入脑海里的两位哲人“金句”。
实际上这本书并不是什么成功学著作,它用口述史的写作方式,采访实录了29人,其中既有当时同习近平同志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当时与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站在不同个体的观察视角,运用不同的话语方式,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一笔一划地为我们素描了一个普通北京知青的形象,用最真实的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少年习近平是当年上山下乡洪流中的沧海一粟,但又是400万“老三届”知青中最不平凡的一个,就像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总结的:习近平总书记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插队的陕北地区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以坚韧的性格,克服了种种困难,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在几年里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融入了陕北农村的新环境,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难,并成为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他坚定理想信念,执着地追求,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他意志坚定,行事决绝,被推荐读大学时三个志愿都填写清华大学,心想大不了就继续留在陕北做农民。这些常人所难以忍受的人生磨难,最终锻炼出总书记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习仲勋曾被毛主席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七年的陕北插队生活,让习总书记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民的苦、农村的穷、农业的艰难,让他真正地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贴近了人民,亲身体会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并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改变梁家河的贫穷面貌,他“始终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点、打大口井、发展沼气,通过实干加苦干,让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生产和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