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红楼小讲读后感(3)

读后感2018-12-04李天扬老师

欧洲中世纪了”,(在此再辟一次谣言,处长称谓乃众人戏谑之称,但凡以前叫我处长者,今后请叫我小杨,谢谢,哈哈)。不过在班里给我举行的生日聚餐上,大肥、乐总、小胖等人还是很鼓励的,大抵意思是说我这读完了红楼,便会看清那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炎凉世态吧,之后阿克苏同志也表示支持,愿意和我一同读红楼,如今回想起在福州指挥学院那段挥汗如雨的战友情谊,倍感怀念。谨以此段纪念作风扎实的五队十班的战友们,尤其是经常打击我的司令和陪伴我读红楼的阿克苏。
  
  二、我的“红楼观”
  
  在此以问答形式回答一些常见问题,也算是但凡讨论红楼者的必答题吧。
  
  1、你对林黛玉、薛宝钗是怎么看的,更喜欢哪一个?
  
  答:我只读过一遍红楼梦,这林妹妹给我的印象其实不算好,虽说她是情榜之首。但她体弱多病又多猜疑,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但这个描写也太抽象了吧,我又不知道长啥样,而这宝钗则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更为具体,这大抵是我开始时较为喜欢宝钗的原因吧,彬爷曾说,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学中女人两种完美的极致,黛玉感性、忧伤、小女人气,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而宝钗优雅、识大体、顾大局,传统体面。像俞平伯所说“书中黛钗每每相提,若二峰对峙,两水分流,各尽其妙”,一个是海外仙株、一个是人间花王。从阶级立场和传统红学家的分析,黛玉象征着自由恋爱,她是宝玉浪漫情怀的支持者,而宝钗虽在和宝黛都年少时读《西厢记》也有浪漫情怀,但她懂孝道、有家教,入奉母仪,是封建伦理秩序塑造的成功女性。
  
  不过,自从读了红楼,在网上又下载了《葬花吟》、《枉凝眉》等视频,看到了陈晓旭的绝版林黛玉,让我改变了对林黛玉的看法,让我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有了具体的感官认识,那忧伤的气质也让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林妹妹、明白了为什么她能居于十二钗之首了。据说那陈晓旭是天生的林黛玉,也是书香门第,3岁学诗,从小好读《简爱》《红楼梦》等书,她14岁时第一首诗词就是悲天悯人的惆怅,名曰《我是一朵柳絮》,那时她并未恋爱,却写了很多爱情诗,她演林黛玉那年18岁,正是青春年华,怪不得后来成了绝版,据说她后来削发为尼又英年早逝,周汝昌还专门为她写了一篇悼诗。
  
  而对于薛宝钗,我则没有这种感官上的太深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