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读后感(一):
这篇文章把担当的勇气和对民族、人民和党的职责完美的结合在一齐,系统、全面地阐发了新形势下“担当精神”的本质要求,从敢于担当精神的现实好处和如何构成敢于担当的良好社会风气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思想深刻、理论严谨、便于实践的论述,是一篇高水平的理论文章。
敢于担当已成为各级领导大力倡导,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担当精神”虽常见诸于中央领导的讲话摘要,也散落于部分期刊杂志,但多或缺乏理论深度、或不能系统论述、或文风因循守旧,和当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改革紧迫感,在契合度上相差甚远。
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是一篇有时代生命力的作品,文章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树立敢于担当这一高贵品质的时代内涵,讲的不仅仅很清楚、也很详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已经构成锐不可当的历史洪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勇于担当恰恰体现着共产党人在深化改革时呈现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职责心、进取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职责重于泰山的意识,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职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往无前,坚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构成敢于担当的氛围。“为官避事平生耻”,身负担当的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当前,在许多领域,之所以老好人吃香、好人主义盛行;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现象频出;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成风;遇到群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屡发,就在于缺乏“敢于探脚试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担当精神。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及好干部标准时之所以说“敢于担当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在党内打造敢于担当的社会氛围。只有树立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敢于担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意识,构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环境,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才能更大限度让干部放下包袱,投身事业发展。
把握气势如虹的文风。文风连着会风、会风体现作风、作风凸显党风、党风衔接政风,文风不仅仅仅体现写作水平,更能体现作风和党性。文以载道,文风在必须程度上它反映了党风政风,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具有敢于担当精神的干部,就应用一种质朴无华的语言和接地气的文字,铺就气势如虹的作品。本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条理清楚、文字精练,把“敢于担当”的道理、原则、要求,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并用诸如“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邪气压但是正气、罪恶见不得阳光”,“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等极为通俗又颇具气势的文字,凝聚了共识、构成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