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下,良好风气正在成为新常态,但少数党员干部对“新常态”要求认识不到位,顶风违纪,踩了“红线”、闯了“雷区”;有些党员干部认为抓工作纪律过于严格,由此满腹牢骚,甚至对加强作风建设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党员干部对新常态执行不到位,阳奉阴违。这些隐蔽化、变异化的问题,是新常态下不容许的。必须尽快适应改作风的新常态,管好干部、改进作风、强化问责,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作风转变期的阵痛,才能以作风建设“新常态”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一是从严从实管干部。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干部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对党员干部出现的“四风”问题和违法违纪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凡腐必反,一抓到底,形成强大震慑。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不断深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强化结果运用,加强离任审计、年度审计、项目审计、重点审计,加大案件查处和惩戒问责力度,以法治思维和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二是持之以恒改作风。面对作风建设新常态,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狠下功夫,把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建立科学完备且操作性强的制度机制,靠制度激励约束、靠制度管人管事,形成脉络清晰、逻辑严密的责任链接体系。三是强化监督严问责。巩固作风建设“新常态”离不开监督问责的保证。过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监督问责稍有懈怠,不良风气马上就会卷土重来。因此,必须坚持“严”字当头,狠抓监督问责。开展经常性明察暗访,下大力气破除那些大家习以为常、影响作风建设的潜规则、老习惯,着重查处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出现的顶风违纪问题,教育、引导和监督工作人员遵守纪律、改进作风、完成好本职工作,对工作不力、要求不严、出现问题的,严格追究责任。使作风建设“新常态”的要求成为党员干部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城市建设任重道远,住建局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发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和真抓实干、顽强拼搏、克难奋进的作风,以清晰明确的思路、扎实具体的措施,加快发展不动摇,苦干实干不懈怠,积极把邹城建设成城市建设引领区、城乡一体先行区、统筹发展示范区,为加快建设和谐幸福新邹城作出更大贡献。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3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全国“两会”盛开之际,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学习该如何深入,是每个党校学员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也同样进入新常态,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比如,领导下基层调研,必须轻车简从,作为服务人员,如何解决“简从”与工作“量大”的矛盾?不封路、不清场,作为协调人员,如何确保“顺畅”与“安全”?杜绝文书会海,减少文件发放,作为抓落实的部门,如何处理“上面千条线”与“下面一根针”的关系?既要严格执行中央要求,又要扎实确保服务质量,这对我们智慧和能力来说是一场“大考”。可以说,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难度越来越大是我们工作的新常态。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以前是一个人的活两个人来干,现在是两个人的活一个人来干,这就是新常态。这对我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学习、不提高,就难以适应新常态。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关键在于更新思想、改变观念,核心在于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我们来党校学习充电,就是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积极适应新常态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崭新的姿态、蓬勃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提高能力素质方面有作为、有收获,为更好地履职尽责打下坚实的基础。